台灣ETF市場2024年蓬勃發展,根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止,國內發行ETF合計共277檔,資產規模高達6兆4,000億元,受益人數達1,389萬人,均較2023年成長不少。再從績效來看,台灣加權指數2024年漲幅達28.5%,創史上最大單年度漲點,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排行第2,僅次於美國那斯達克指數的28.6%。
受益人數最多的高息型
表現差強人意
若檢視國內所有股票型ETF在2024年的績效表現,以市值型ETF全年績效表現最佳,高息型ETF績效遠不如市值型而且落差甚大,海外股票型ETF主要是集中於主題型、美股市值型ETF。以下一一分析說明:
1.市值型績效大幅超越高息型
2024年帶領台股上攻的最大功臣,當屬台積電(2330)、鴻海(2317)以及聯發科(2454)等重量級權值股,使得台股ETF的績效,一反2023年由高息型ETF橫掃千軍的態勢,以權值股為主的市值型ETF大敗所有高息型ETF。根據理柏統計,台積電占比逾6成的富邦科技(0052),全年績效以55.6%居冠,而持有台積電比重55%的雙胞胎ETF——富邦台50(006208)和元大台灣50(0050),分別以48.5%及48.2%緊追在後(詳見表1),持有台積電比重達5成的元大電子(0053),富邦摩台(0057)以及元大MSCI台灣(006203),2024全年績效也分別高達46.6%、43.6%及43.4%。
至於全台受益人數最多,資金集中度最高,人氣最旺的高息型ETF,2024年全年績效表現差強人意,而且好壞落差極大,其中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以績效22.5%居所有台股高息型ETF之冠(詳見表2),與2023年的61.1%驚人報酬相去甚遠;再看台股高息型ETF的F4——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以及首創並引領高股息風潮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同期績效分別只有17.3%、10.3%、7%及4.1%。
總的來說,高息型ETF前年選到不少高殖利率的老AI股,意外因AI題材大漲獲取不少資本利得,但隨著個股股價大漲後,殖利率大幅下降已不符合高息型ETF的選股標準,紛紛被剔除於成分股之外,很多去年新選入的成分股,雖有高殖利率的優點,但基本面爆發性不強,並不是市場青睞的高成長股,因此許多高息型ETF扣除實際配息後,資本利得的表現平平,甚至出現負數。
2.海外股票型ETF,太空產業ETF漲勢如飆股
海外股票型ETF年度績效王是第一金太空衛星(00910),報酬高達66.7%(詳見表3),追蹤的是Solactive太空衛星指數,其第1大成分股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美股代號:RKLB),股價在川普(Donald Trump)當選後強勢飆漲,短短1個月就大漲超過1倍,2024全年大漲380%,帶動第一金太空衛星績效一舉奪冠!在川普重返白宮,帶動太空衛星投資議題火熱高度相關,後市成長動能深受期待。
除了太空產業ETF,其他表現也很亮眼的標的則有,績效排名第2的統一FANG+(00757),在蘋果(Apple,美股代號:AAPL)、微軟(Microsoft,美股代號:MSFT)、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亞馬遜(Amazon,美股代號:AMZN)、谷歌(Google,美股代號:GOOG)、臉書(Meta,美股代號:META)等6大美股科技巨頭領軍下,激勵統一FANG+股價站上百元大關;富邦未來車(00895)因有權重前3大的特斯拉(Tesla,美股代號:TSLA)、輝達及台積電帶動,以報酬58.9%居第3。此外國泰數位支付服務(00909)、國泰北美科技(00770)的投資策略各具特色,以績效54.1%、46%分別位居4、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