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股市總是充滿機會,如何從中找到價格能大幅飆升的股票,是每一位投資者都在追求的課題。1978年出生,2010年第一次買股、37歲就財富自由的K線捕手楊忠憲認為,只要從「強勢股」、「成交量放大股」和「低基期起漲類股+多方結構續漲類股」3面向找股,再用「10秒鐘個股快篩法」剔除雜魚,並以「觀察股評分表」從7大指標全方位解析股票價值,就能快速縮小範圍,挑出潛力股!
而楊忠憲也在新書《專買黑馬股3:K線捕手楊忠憲教你用1張表逮飆股》裡大方公開自己的獨門投資心法,希冀讀者都能和他一樣,精準選股、穩健獲利,進而成為投資贏家!以下為本書精彩摘要:
挑選個股的方式很多,舉凡基本面、產業面、籌碼面、消息面、題材面和技術面等,都可以是選股工具。然而利用基本面或產業面選股,可能會因為資訊落差出現「選股條件都是利多,股價卻不漲反跌」的問題,但我後來驚喜發現,改從技術面選股,不僅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能化繁為簡,改善時間效率。也因此,近幾年我大多是直接從技術面選股。
透過技術面,我能更迅速地辨識出那些已經具備強勢上漲潛力的飆股,這些個股往往會有某些技術訊號,比如股價突破重要壓力,或形成特定的技術型態等,顯示之後有可能會開始大幅上漲。
以下我就來告訴大家,如何利用技術面進行選股,大致可分為4個步驟:
步驟1》
3面向打造股票池
台股上市櫃股票加起來總共近2,000檔,數量龐大,為了提高挑選飆股的效率並縮小範圍,我會先從3個面向來尋找符合技術面的個股:
1.強勢股:強勢股是指「漲幅前100名,且前一天成交量大於500張的個股」,其背後通常有具吸引力的題材或基本面支撐,符合市場熱門趨勢,是市場資金集中流入的標的。
2.成交量放大股:成交量放大股是指「今天成交量/昨天成交量前100名,且成交量大於1,000張的個股」,代表市場關注度提高,買賣雙方交易頻繁,往往伴隨股價波動,可能帶來較大的獲利空間。
3.低基期起漲類股、多方結構續漲類股:低基期起漲類股和多方結構續漲類股都具有明顯的成長性或趨勢性,容易吸引市場資金關注,當市場資金湧入,加上潛在的利多消息刺激,就可能引發股價快速上漲,形成飆股。
上述3個面向,可以有效縮小選股範圍,將觀察股從近2,000檔縮小到150~200檔,但此一步驟仍屬於「海選」,得到的個股數量仍然相當龐大,因此還需要培養快速且大量過濾股票的能力。所以接下來要進入下一個步驟,也就是「10秒鐘個股快篩法」。
步驟2》
10秒鐘快篩個股
「10秒鐘個股快篩法」是以技術面分析為主,搭配一點點籌碼面來輔助判斷,從K棒、趨勢、型態、位階、價量關係、均線、KD、MACD、法人、買賣家數等幾個工具綜合分析來判斷「目前是否為低位階、是否為多頭結構、籌碼是否集中」等等,這樣一來,很快就可以挑選出底形起漲或強勢續漲、有望成為飆股的個股。
如果「10秒鐘個股快篩法」過濾出的個股,同時又具備同族群性,這樣後續股價上漲的機率則會更高。不過因為「10秒鐘個股快篩法」屬於寬鬆的條件,因此投資人應盡可能尋找完全符合條件的個股。
到了這個步驟,觀察股數量已縮小到50檔以內,但數量還是有一點多,這時可以把這些個股彙整到「自選股」中,進行下一步過濾。
步驟3》
將個股列入「自選股」
我習慣將自選股分成6大類,除了將「10秒鐘個股快篩法」過濾出的個股收納進「自選股5」以外,也會觀察國際股市和商品行情等資訊。
自選股1》主要是觀察國際指數、期貨和貨幣行情,研判外在條件對於操作的優缺點。
自選股2》主要是觀察原物料商品和短中長期公債行情,作為輔助和搭配。
自選股3》主要是觀察常見的正向或2倍ETF,當指數上漲集中在權值股時可以適時轉換操作。
自選股4》主要是觀察常見的反向ETF。當趨勢翻空時,可以適時轉換操作,但我個人是不做空的。
自選股5》主要是觀察透過「10秒鐘個股快篩法」初步過濾出來的個股。
自選股6》主要是具備買進條件的觀察股,從「自選股5」中再嚴謹地依據選股表格檢視(詳見表1),並且給予評等,符合條件的個股才能歸類到「自選股6」;通常不會超過10檔,日後如果要買進股票,直接從這些個股中挑選即可。
步驟4》
評估個股是否適合買進
利用上述步驟選出的個股,還需要透過「觀察股評分表」針對「趨勢、位階、型態、壓力區間、籌碼、目標價/漲幅區間」做觀察(詳見表2),只有總分在8分以上的個股,才能列入交易的參考——千萬不要為了交易而交易,找不到符合條件的個股,寧可休息,也不要勉強交易。
依據前述方法,從「強勢股」、「成交量放大股」、「低基期起漲類股、多方結構續漲類股」開始海選,接著透過「10秒鐘個股快篩法」,將觀察股過濾到50檔以內,再用「觀察股評分表」逐一檢視,最後給予分數和評等,其實是相當嚴謹的過程。實務上,我在2024年3月就利用上述方式,篩出國泰金(2882)這一檔個股,它的股價也在後續幾個月中,有不錯的表現。
對於老手而言,這個過程可以非常快速,只需要約30秒,甚至達到反射的狀態;但對於新手而言,研究1檔個股可能就要30分鐘。
所以在練習初期,要把握1個原則:選股一定是盤前,要提早做好功課,完整檢視各個技術面和籌碼面指標,盤中再觀察是否有出現買進訊號。
此外要注意,觀察股跟想要買進的檔數,要有合理的對稱性。假如你能買的個股檔數餘額只有1~2檔,但列入你的觀察股數量卻高達50檔,甚至更多,那表示篩選還不夠嚴謹,必須重篩。(本文摘自《專買黑馬股3:K線捕手楊忠憲教你用1張表逮飆股》第5章)
小檔案_楊忠憲
出生:1978年
學歷: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經歷:國際餐飲連鎖品牌創辦人、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
現職:專職投資人、財經作家
著作:《專買黑馬股 出手就賺30%》、《專買黑馬股2:從魚頭吃到魚尾的飆股操作法》、《專買黑馬股3:K線捕手楊忠憲教你用1張表逮飆股》
延伸閱讀
▶緊迫盯盤卻賺不到錢?楊忠憲點破迷思:張弛要有度,正確解盤是關鍵
▶存股月報》養大你的股利樹,潛力股哪裡找?2檔暴力金控股營收年增逾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