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但長壽帶來的不僅是活更久,而是一場財務挑戰。根據中國信託銀行最新發表的「2024台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國人預期壽命會延長,認為平均需準備的退休金增加到1,427萬元,而有近80%的人自認退休準備規畫不足;約20%的60世代民眾認為,退休金需達2,500萬元才足夠,創下調查以來新高紀錄,顯示國人在長壽時代下的財務規畫面臨更大的挑戰。除此之外,調查顯示國人在做退休理財計畫時,常面臨4大挑戰:
1.無法堅持專款專用規畫:
在市場波動下,當有投資機會時,許多人無法堅持原有的專款專用或緊急預備金規畫,有67%的人會為了追求更高報酬率而放棄既定策略,將資金轉移去投資新投資標的。
2.購買不適合的產品:
有42.4%的民眾喜歡買季配息或月配息的ETF,特別是年輕族群,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買此類商品。
3.長期理財困難度高:
有53%的民眾表示市場動態很難捉摸,面臨「不知如何理財規畫」以及「缺乏理財動力」的挑戰。
4.因退休金不足無法退休:
有34.9%的民眾認為,缺乏專款專用的退休金會成為退休後的重大挑戰;有34.8%的人擔心身故後無法妥善照顧家人;或煩惱不知如何傳承財富。
要解決以上這些財務挑戰,最好是建立退休雙帳戶,即「樂活帳戶」和「健康帳戶」。「樂活帳戶」專注於累積穩定的財務基礎,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無虞,建議民眾透過定期定額搭配多元化投資組合,並採取人生週期投資理念,比如早期多投資股票或積極型基金,晚期則逐漸提高債券或穩健型基金比例,以達到早期增值、晚期保值的成效。
「健康帳戶」在應對未來可能增加的醫療與長照費用,建議提早規畫購買3種保險:一是實支實付醫療險,確保住院或手術時能減輕自費壓力;二是傷害失能照護險,在意外導致失能時每年提供照護費用,維持長期照護品質;三是重大傷病險,幫助罹患重大疾病時有即時資金應急。
透過退休雙帳戶策略,讓民眾在「專款專用」雙管齊下,使退休生活可以更有保障;同時,因為可以彈性配置雙帳戶策略,像是將投資收益的一部分轉入健康帳戶以因應突發的支出,或是遇緊急需要也可暫時支用健康帳戶,既能因應不同人生階段的需求,自己也可以擁有退休樂活、健康雙保障。
小檔案_王儷玲
學歷:美國天普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博士
經歷: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暨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現職: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用金融科技打造富足退休生活
▶你每年少領6萬元嗎?勞保、勞退外,還有1筆隱藏版退休金,「這群人」別忘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