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台灣高房價早已非新鮮事,尤其有大企業進駐時,周邊房價更是瘋漲,例如台積電(2330)設廠帶來的「台積電效應」,讓房價飆到連在地人都無法負擔。想問這現象是台灣獨有嗎?有解決對策嗎?(網友 台南人)
A因為科技大廠進駐而推高在地房價的現象,其實並非台灣所獨有,國際間的案例其實也不少。以美國為例,像是幾家國際級的科技大老如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Meta等,都曾發生過這類事情。而這些科技大廠在進駐後,除了帶來更多人才、資金流入與活絡地方經濟外,同時也會對當地的房市產生明顯地外溢效果,尤其在未來前景看好、居住需求大增的情況下,在地房價更會因此受到拉抬而飆漲。這也是這些科技大廠遭逢批評與非議的原因之一,畢竟外來客墊高房價,卻讓當地人承擔,這情況無論發生在國內或海外,都會讓在地人無法接受。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已開始重視當地人的居住問題,如興建平價宅、祭出購屋或租屋補貼、貸款優惠等……,以各種形式為在地人的居住正義盡一份心力,如微軟、亞馬遜等巨擘都有類似的行動,而這些方式或許也是台灣未來值得鼓勵和倡議的方向。
Q先前在實支實付醫療險新制上路前,有很多保險業務員跟我說「實支實付醫療險保單以後買不到了」。請問現在市場上真的不賣這類保單嗎?新制和舊制差在哪?以前買的保單會有影響嗎?(網友 小喵)
A實支實付醫療險新制在2024年7月上路,嚴格來說這類保險並不是「買不到」,而是由舊制轉為新制。至於兩者差異,在於新制是停止副本理賠,被保險人必須以醫藥費收據的「正本」作為理賠依據,而同一保險事故中所獲得的理賠金額不能超過實際負擔醫療費用。
過去部分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保單可接受副本理賠,故當保戶有1張以上保單時,可重複申請理賠。而之所以改為新制,是為了避免民眾把保險當作「賺錢套利」的工具,同時也回歸最基本的損害填補原則。其中損害填補原則有2種方式,一種是「正本理賠」,一種是「共同損失分攤」,不過目前國內尚未有後者這類產品。
新制上路後,民眾若有投保1張以上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保單,由於只能以正本做理賠依據,故保戶可自行決定要以哪張保單為第1家理賠。第1張保單會在保單實支限額內給付,第2張保單僅能就第1張保單理賠不足的差額進行賠付。舉例來說,假設A民眾的醫療支出是5萬元,第1家保單理賠上限為4萬元,剩下的1萬元則由第1家保險公司開立證明文件,讓保戶拿證明去向第2家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補足差額。另外,新制不溯及既往,別擔心舊保單會受影響。
延伸閱讀
▶存ETF會被課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嗎?
▶00878、0056王者之爭! 00919填息回神、有望成第3檔「百萬級」人氣ETF?
▶ETF存股榜》真心換絕情?00919配息創高、存股族不買單?006208摘單月MVP
小檔案_夏韻芬
◎學歷︰政治大學EMBA、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經歷︰非凡財經台《當代理財王》節目主持人、董氏基金會健康雜誌總編輯、《工商時報》、《中時晚報》撰述委員
◎現職︰中廣《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三立《HOLD住財富好韻來》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