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選好投資標的後,「邏輯投資」評估獲利潛在空間不達30%,絕不會輕易出手,就像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說:「投資就像一場沒有好球數的棒球比賽。」意味等待標的價格落入甜蜜點,才會精準出擊。
那麼,如何評估高勝率的進出場策略?邏輯投資有以下準則:
進出場策略》集中投資看好的潛力股
當好公司跌到便宜價時,「邏輯投資」通常看好有足夠獲利及容錯空間,才會考慮進場,2大主因如下:
1.若上檔報酬率僅逾10%,已接近部分高殖利率股票的預期報酬,若還要承擔股價波動風險,並不符合投資效益。
2.上檔空間達20%的個股,對投資人來說,很難完全把握在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因此再加入約10%的容錯空間,當個股有30%以上的潛在獲利空間,「邏輯投資」才會出手。
除考量投資效益外,股票獲利空間30%僅是進場的1項基本標準,「邏輯投資」說:「沒人可以保證,股價一定可達到未來的預期價格,或者在操作過程中,分批加碼、買賣操作上,可能壓縮了報酬空間,也許最後只賺了10%。」因此,預期獲利達30%以上,若能達50%,甚至60%,「邏輯投資」就會在有更大上漲潛力的股票中,增持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