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屬於出口導向型,白話說,就是出口占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度很高,也正是因為這點,在前2年疫情期間,全球經濟普遍低迷時,台灣卻因電子產品外銷暢旺,表現異常堅韌。不過,就在全球大解封後,台灣的景氣對策信號居然亮出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且分數僅12分(詳見圖1),是自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最低分。這讓投資人不免擔心,是否景氣還會更惡化?
雖說千金難買早知道,但其實在景氣對策信號亮出藍燈前,也有領先指標可預警到此狀況。其中,最重要的領先指標就是外銷訂單。我們可以這樣看,外銷訂單的預警大概會早於實際出口數值2~3個月,而景氣對策信號綜合9種項目的指標,平均來看,反映相對落後一點。所以,當景氣趨勢轉折時,可緊盯外銷訂單到出口數值的變化,就能在訊息掌握上,先立於不敗之地,畢竟,投資就是資訊戰,先取得有效資訊或先正確解讀資訊,才能成為長期的贏家。
其實,去年8月底在Smart智富月刊的YouTube頻道、《社長聊天室》節目中我已談到外銷訂單這個警訊,當時7月外銷訂單年減1.9%(詳見圖2),是自疫情後罕見的現象(除2022年4月因上海突破封控造成的急凍)。但7月出口總值其實年增14.2%,僅略低於前1個月的15.1%。我記得當時提出這個警訊時,也有少數人不買帳,認為這是唱衰。但作為專業媒體的責任,儘管真話不好聽,或我們可能判斷錯誤,但仍要基於對讀者負責的態度,說明此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