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自學網
  • Smart自學網 財經好讀 積極轉型的科技大廠——鴻海
    財經好讀 > 股票:達人開講
    訂閱雜誌電子雜誌

    Smart智富月刊293期

    積極轉型的科技大廠——鴻海

    撰文者:股魚 2023-01-01 瀏覽數:2,047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以前一講到鴻海(2317),就會想到霸氣的總裁郭台銘與各種治理公司的語錄,且投資人在看這家公司的評價時,多會有所保留。一來是當時鴻海的主要營收多來自蘋果(Apple)公司的產品代工、二來是總裁的強人形象太強烈,深怕交接的同時整個集團分裂,畢竟各個事業部的主管也都是一時才俊,接班沒搞好後果也是很嚴重的。

    不過在2019年時,鴻海董事長一職正式交棒給專業經理人——劉揚偉,事業重心也從原先的3C產品代工,轉向與電動車相關的半導體事業與MIH電動車開放平台(以下簡稱MIH)的開發,自此鴻海開始進入新領域。

    對於規模如大象級的鴻海,有「大象跳舞」的可能嗎?這很難想像,因為大型企業轉型的困難度很大。但就如同3M原本是礦業公司,如今轉型為日常用品大廠;IBM原本是商業電腦製造商,如今轉型為商務雲端服務公司,在過去基礎上找到新的成長道路,是大型企業生存的必要過程。

    再看鴻海近期一連串的動作,鴻海科技日由郭台銘親自駕著電動車進場亮相、大動作延攬台積電(2330)前研發高階主管蔣尚義來擔任發展策略長等,筆者看到的是企業積極轉型的動能。在這個轉型可能失敗,也可能成功的十字路口上,值得我們對該公司做進一步觀察。

    從鴻海的財報數據來看,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為10.5%、營運現金流量為1,276億元(以上數據期間為2021年Q4~2022年Q3),營業利益率為2.78%、本業收入比率為94.8%、負債比為62.4%(以上數據為2022年Q3),現金股利發放率為51.7%(2021年),表現多符合基本的要求。

    ▎本文尚未結束,如欲看更多精彩內容,可 按此購買


    如果您想收到更多理財訊息,您可以按此: 訂閱電子報
    1 2 Next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