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小型股能創造較高的貝他值(Beta),只是在2020年,週期性產業並未有特別突出的表現。但若從長期角度來看,我們認為週期性產業以及高貝他的特性,長期可望為小型股帶來較高的回報。
儘管如此,不可諱言的是,在疫情還未獲全面控制的現在,對許多公司來說,其營運與獲利環境可說是極為艱困的,特別是對小型企業而言更具挑戰性。
據彭博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1月14日為止,市場預期美國小型股的長期本益比為24.2倍,相對於MSCI世界國家指數預期的20.8倍本益比,顯示小型股更具明顯景氣循環特性,也說明在疫情引發的全球衰退期間,小型股的營收獲利為何至今仍然低迷。
然而,隨著經濟開始進入復甦階段,我們預期更強的復甦將帶來更快的盈利增長,因此短期內這些小型股出現更高的本益比,也是合理的。
我們認為,當前狀況會讓工作和消費方式加速產生結構性變化。少數的跨國超級大型科技公司將會是這場趨勢變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有不少小型公司蘊藏發展與投資機會。這些小型的公司中,若再細分可發現,有些是市場新趨勢的領軍者,有的甚至比大公司更能從結構性改變中獲益。
小檔案_蘇利文(David Sullivan)
學歷:德州貝勒大學卡默商學院(美國)會計碩士
經歷:瑞銀資產管理成長股票策略分析師、成長股票投資團隊主管
現職:瑞銀資產管理美國小型成長股策略投資分析師
延伸閱讀
▶新興市場將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
▶馬拉松式投資中國 享受長期增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