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自2014年反轉,但並未如無殼蝸牛們期待般地一路下跌,迄今仍處於較高水準;且據內政部公布最新的2019年第2季房價所得比(詳見名詞解釋),全國為8.79倍,仍高於過去10年的平均值8.16倍,與有統計以來的最高值9.46倍也僅有0.67倍的差距,購屋壓力仍舊沉甸甸,更不用說蛋黃區的房價有多麼高不可攀。
名詞解釋_房價所得比
意義為:需花費多少年的可支配所得,才能買到一戶中位數住宅,數值愈高表示房價負擔能力愈低。計算公式為:中位數住宅總價/家戶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
以「時間」換取「空間」
房屋總價是第一考量
在此狀況下,很多購屋族願意以「時間」換取「空間」,選屋時不再侷限一定要有地緣關係,而是以總價為考量。
為此,《Smart智富》月刊特別與信義房屋合作,利用實價登錄,調查2019年全台6都各區公寓及大樓的平均房價,為讀者依總價進行試算,整理出每月可能負擔的房貸金額。
總價的計算方式,由於一般家庭所需多為2房或3房,常見的2房坪數介於18坪至25坪、3房則介於25坪至40坪,取交集的25坪作為基礎。
至於每月可能負擔的房貸金額,是以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2019年第1季至第3季的住宅貸款統計流量數據為基礎,算出目前實際貸款成數約71.5%,接著以30年期房貸、利率1.8%、本利攤還的狀況進行試算,即每貸款100萬元,每月還款金額約為3,59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