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的重點就在於買一張股票,如同買一家公司一樣,你買的是這家公司老闆賺錢的能力,老闆不但要擅長用錢,同時還要是為股東權益著想的人,並且以此為前提,設定一個檢定成效的制度。
老闆運用賺來的錢叫做「資本配置」,資本就是錢,配置就是將錢做最有效益的運用,資本配置大抵而言,有5種運用方式:
1.如果公司本身有成長空間,就投資在現有營運的資本支出,例如廠房機械設備。
2.如果沒有成長空間,就收購或投資其他公司。
3.如果財務結構不佳,就還清負債。
4.如果前幾項都完成後,就發放現金股利。
5.如果股價低於內在價值,就實施庫藏股。
前2項將賺到的錢留在公司內變成保留盈餘,後3項則是發放盈餘讓現金流出。理性的資本配置就是:如果老闆保留盈餘用得好,那就應該把錢留在公司,如果用得不好,那就應該要把錢發出去。
保留盈餘運用得好
公司獲利就會持續成長
那我們要怎樣衡量保留盈餘的績效?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1983年的《波克夏年報》上提出1個檢定標準:「我們檢驗保留盈餘是否明智,標準是保留1美元的盈餘,至少要提高1美元的市值。」
接下來我們用1家虛擬的無負債公司來舉例(詳見表1):該公司的期初每股淨值為40元,第1年每股獲利4元,期末淨值等於期初加上獲利,因此成長為44元,淨值成長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