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精算師證照的洪志賢,在40歲時毅然決然從金融業離職,退休後,他利用Excel,自創精算合理股價的模型,5年來創下每年30%的投資報酬率,操作部位也從500萬元放大到3,000萬元。
許多人都認為,敢在40歲就離開職場,必定是累積了大筆資產,或已經在股市練就了一身穩定獲利的好功夫,但是,洪志賢剛好相反,他離職時還背著上千萬元的房貸、自創的Excel算價模型也還沒有誕生,而在長達20年的股市資歷中,資產曾經3度歸零,甚至有段時間還是負資產。
新手摸索期》
看新聞買股,賺賠無所依據
洪志賢初入職場就開始買股票,比大多數的人還早接觸股市,當時是1996年,股市正熱,沒有投資經驗的他,是看報紙買股票,第一檔標的選中國巨(2327),進場後沒多久股價就漲了1倍,而且他剛好賣在最高點,因此馬上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一次買股票就嘗到甜頭,讓洪志賢以為要在股市提款很容易,因此持續看新聞、聽消息來買股票,甚至還借「丙種」(非合法墊款或墊股的融資融券管道)來買股票,沒想到,不久後就遇到亞洲金融風暴(1997年),接著是台股萬點崩盤,當時的他面對一手賠錢的股票,不僅沒有停損,還一路攤平,直到賠光所有資產。這是他在股市學到的第一堂課:「股票不是只會漲也會跌,而且跌起來有可能讓你身家全無。」
為了增加收入,同時兼顧職涯發展,洪志賢投入精算師考試,取得資格後卻發現與預期有一段落差,因為精算師在國外可以做財務與風險計算,但是在國內就只能寫保費程式,然後用Excel核對,擔任主管後就是負責簽名。雖然薪資比一般上班族高一些,但是無任何成長性,因此,他轉職到銀行業,擔任理財專員,開始幫客戶從事基金交易,並且給予投資上的建議。
當時是1998年,市場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已經經過一波大跌的洗禮,因此基金這項產品相當好賣。雖然洪志賢不清楚基金經理人買了哪些股票,但是,因為客戶的報酬相當地好,讓他一度以為自己的投資判斷很厲害,所以不只用個人存款投入,甚至還去借個人信貸,結果到了2000年科技泡沫時,不僅賠光所有資產,甚至變成負債。好不容易靠薪資把債還清了。20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發生時,洪志賢一樣用「丙種」與融資操作,又經歷第三次資產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