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機構估計,未來4年全球機器人理財將以每年47.5%的速度成長(詳見圖1)。在FinTech(金融科技)快速成長下,包括元大投信、國泰金控等,陸續在2017年底推出機器人理財、AI智能投資平台等。
面對這個大趨勢,在台灣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市場,機器人理財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針對相關問題,《Smart智富》月刊社長朱紀中特別與在業界有20年資歷,被稱為「台灣ETF教父」的國內ETF龍頭業者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展開對談(本期為對談系列2)。以下為對談紀要:
人工智慧統合多項數據
有助貼近客製投資需求
《Smart智富》月刊社長朱紀中(以下簡稱「朱」):未來在機器人理財這部分,元大投信會有哪些規畫?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以下簡稱「劉」):這部分我們給它一個中文名詞─「智能投顧、ETF的智能化」。對投資人來說,投資沒有人工的或專家的(差別),只有贏家和輸家的差別。所以我們會把人工智慧重新定義,把人工智慧定義為自動化(automation)與互動(interaction)。
什麼叫做「自動化」?我們的智能投顧未來希望能夠透過數據、演算法,把投資ETF的程序做成客戶導向,讓投資人透過幾個步驟,就可以針對投資標的做簡單的判斷。
其次,就是「互動」。我們發覺應該快速的把投資人的行為數據、產品數據、交易數據結合,讓投資人能把ETF的投資,配合他未來的投資需要,不論他要投機、投資、避險、套利,或是要類似存本取息、定期定額,我們都應該透過機器人理財跟客戶直接互動。
朱:國外有業者這樣做嗎?投資人接受度如何?
劉:有!美國ETF組合式基金的獨立業者,管理的金額都相當高。目前看起來,未來3年絕對很快會達到千億美元以上的規模。如果是元大投信進來做這個事(機器人理財),我們也會用很類似的模式操作。
他們(國外業者)都有所謂的短、中、長期(策略),波動是低、中、高,報酬也是低、中、高(的布局)。怎麼說呢?如果說你是一個對價格敏感的客戶,最好買ETF就是價格要很低,透過這些模組最好免費,但是可以帶來很多的成交量,這類投資人我們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