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本認為目前債券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各國央行於金融海嘯後所實施的各項政策成效不如預期。零利率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非但沒有帶動經濟成長和通膨,反而推升了資產價格。
諷刺的是,其中最大的泡沫是出現在無風險資產,如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國的公債市場。當然,以這些主要貨幣計價的債券,不論是投資級或是高收益公司債,都連帶受到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債市的殖利率曲線變平緩,信用利差亦逐漸緊縮,這讓一般民眾再也無法透過此類資產獲得滿意的報酬。這對需要透過陡峭殖利率曲線和較大信用利差空間賺取資本報酬的銀行,和在市場上尋找債務管理投資工具的退休基金及保險公司而言,也同樣是個問題。簡而言之,最初為了解決問題而採取的方案,最後反而衍生出更大的問題。
接下來美國央行的升息和縮表行動,將使市場的泡沫破裂,造成風險性資產的價格下降。這不僅會發生在政府公債市場,其他所有風險性資產的價格,也都會因此而受到拖累。
首先,就是要盡可能地分散投資,這不僅只是在股票和債券間進行分散,更應該要橫跨更為多元的資產類別,這當中當然也包括了較具流動性的另類投資標的。其次,就是要盡可能地尋找與成熟市場相關性低的資產類別與投資標的,而且這個關係應該是要愈低愈好,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應該要前往印度債市,持有以印度當地貨幣所計價的債券。
印度公債信評佳、殖利率近7%
具投資吸引力
第1,穆迪和標準普爾早已給予印度Baa3和BBB-,也就是投資等級的主權信評;其次,印度1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約在6.59%(詳見圖1),不管怎麼看,都是相當高的水準;第3,印度債市與全球其他債市之相關性極低;最後,印度持續進行的改革腳步帶動了資本流入,並讓貨幣持穩,因此,弱勢的印度盧比早就已成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