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估自1月的55.8降至2月的54.3。美國2月ISM製造業指數為57.7,創2014年8月以來新高,並高於預期的56.2。依據1、2月的數據來推斷,美國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預估將達2.5%。1月新屋開工124萬6,000棟,營建許可128萬5,000棟,雙雙高於預期,其中營建許可創下2015年11月以來新高。
歐元區2月經濟信心指數由107.9上揚至108.0,是近6年新高。歐元區綜合PMI初值為56,創下近6年新高,製造業PMI終值為55.4,也創近6年新高,就業增長創9個半月新高。新訂單增長,商業樂觀情緒走高,預示歐洲區的經濟復甦在未來幾個月將維持樂觀。
3月9日率先登場的是「英國脫歐」談判會議;3月15日荷蘭國會選舉,首相呂特 (Mark Rutte)帶領的自由民主人民黨(VVD)贏得33席,雖然較上屆少8席,但仍足以保住第一大黨地位,脫歐疑慮消除;接著4月23日法國第一輪大選。這些是目前市場最擔心的事件。
全球開始緊縮貨幣政策
輔以寬鬆的財政政策
3月15日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把基準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提高至介於0.75%∼1.0%,主席葉倫(Yellen)表示美國近期經濟持續穩定成長,一系列經濟數據超越市場預期,今年美國聯準會將升息3碼,屬於鴿派升息。Fed也知道升息對金融市場會產生不安的情緒,因此事先放出升息消息,在預期心理之下,讓市場能先行適應,避免升息的副作用──引發金融市場和不動產市場的震盪。
2008年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2011年的歐洲債務危機,各國政府開出的藥方都是寬鬆貨幣政策,把利率往下降甚至出現負利率。隨著經濟回穩,通貨膨脹出現,各國開始緊縮貨幣,但是又怕復甦的景氣失去動能,所以推出寬鬆的財政政策,全球兩大經濟引擎的中國和美國,今年起開始對企業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