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的「旭光大廈」,外表看起來屋齡頂多十幾年,殊不知,這已經是棟屋齡36年的老大樓。10年前,這棟大樓外牆剝落、龜裂漏水,每當颱風過後,住戶無不擔心磁磚落下砸傷路人,還要處理「室內下雨」的窘境,於是他們有了外牆更新的想法。
2007年,住戶們將都市更新(編按:都市更新區分為重建、整建、維護3種)整建及維護的申請案送進都更處,2008年申請案核定實施,隔年「旭光大廈」就以嶄新的面貌示人,颱風來襲也不必膽顫心驚了。很多老屋,都跟「旭光大廈」一樣有這些問題,但想要靠都市更新重建相當不容易,先來看看台灣老屋的現況。
現況》都更重建不易,北市18年來僅核定266案
全台建物平均屋齡為28.89年,屋齡在30年以上的老屋多達383萬9,968戶(詳見表1),占全台844萬7,017戶的45.46%(2016年第4季統計數據,以下同),而五都中,又以台北市平均屋齡32.28年最高,且老屋占比達64.05%、密度亦為五都之冠。雖然各縣市政府多將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列為都市更新重建的目標,但實際上卻窒礙難行。
以建物老化最嚴重的台北市來看,從1998年《都市更新條例》公布迄2016年底,台北市都市更新重建的核定實施案件數為266案,更新戶數僅有1萬451戶,比對台北市現有的57萬50戶老屋,若以這個速度更新,全部完成需要982年,還忽略屋齡會持續老化這件事。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丁致成更進一步表示,核定實施不代表能順利動工,核定後若還有反對戶,雙方只能持續協商,更新進度停擺。
丁致成說,撇除那些洽談十多年仍未果的個案,目前一件都市更新案從劃定更新單元到完工備查平均要9年,房地產景氣好時,屋主認為房價還會上漲,所以建商洽談不易;近年來房地產價格下跌,部分地主姿態也放軟,但建商反而擔心利益縮水而縮手。
解方》政府補助老屋維護,專家教戰解決申請難題
重建之路難行,加強住宅安全、提升居住品質成了民眾自救的解藥, 但想讓建物「升級」所費不貲,民眾可從哪找到補助呢?《Smart智富》月刊彙整了目前政府提供的各式補助,大致可分為安全檢查和環境改善2大類(詳見表2)。
安全檢查類方面,主要是老屋健檢,該項補助是由內政部營建署的「安家固園」計畫而來,由各縣市政府執行,可分為初步評估和詳細評估兩種。環境改善類項目較多,主要有依《都市更新條例》而來的老屋拉皮和老屋加裝電梯2項,另外有無障礙設施改善補助、節能減碳補助和智慧綠建築補助。其中,老屋健檢、拉皮和加裝電梯全國皆可申請,其餘項目則僅有部分縣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