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台股指數出現修正,5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後出現難得的漲升行情,顛覆了「520」過後幾乎必跌的厄運,而外資在4月短暫賣超後即轉為買超。如今,大盤指數收復8,500點,正處於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時,不僅如此,國際間政治、金融再度出現亂流。
外資期貨多單維持高水位
脫歐與否對台股影響有限
英國脫歐公投(編按:本文截稿時,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尚未出爐)所造成的影響不會在公投結束後就告一段落,首先,這次脫歐事件,正反雙方五五波,有趣的是,贊成脫歐的族群偏向年紀較大者,年輕族群反而不贊成,因為年輕人擔心脫離歐盟後影響未來的發展(不能自由在歐洲進出,影響就業機會)。一般而言,年紀較大者多為風險規避者,也傾向追求穩定,但是脫歐事件中卻傾向投贊成票,應該有其得失的考量。
其次,脫歐不全然是經濟的議題,更大的成分是政治考量,箇中包含了文化、種族、地緣角逐等關係,難用單一面向思考,因此僅僅用簡單的幾個數據,陳述脫歐後對GDP的影響,恐怕失之偏頗(研究機構評估影響數在-3.8%∼-7.5%)。別忘了,英國與歐盟之間在貨幣上本來就各自獨立,就算脫歐之後也必然在經濟上(如關稅、貿易等)維持互惠關係,就算先前一些重量級金融集團公開表態英國若是脫歐,將裁員並遷移集團總部等,應該屬於放話性質居多,就算是說真的也沒什麼不好,因為只要是「遷出」,就會有人受惠而「遷入」,因此對處於非風暴中心的國家未嘗不是契機!
脫歐事件的主軸是政治,對經濟的影響則是有人受惠、有人受害。對資本市場而言,等同對這池水投入大石,噗通一聲激起水花,水池的水沒有變少,只是有一小段時間有些地方水比較多,有些地方水比較少吧!這與2008年的金融海嘯不同,當時最大的問題在資產泡沫,出現債務性通縮,就是說錢不見了,全球資金的活水消失了,因此全球央行才需要不計後果地拚命注資印鈔票,把漏洞填滿。站在政府的角度,如果脫歐成真造成金融界的大遷徙,趕緊做好相關法令制度的配套措施,迎接可能的衝擊與商機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