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很多房地的人,(受到的)影響才大,但錯了嗎?這本就是該做的事,且台北市政府會因此1年增加60億元的稅收,對一般小老百姓而言,可能多繳一點點,市府卻多很多稅收可以做很多事。
問:所以總結來說,持有成本增加這個方向是對的?
答:不僅是對,且是非做不可的方向。但我們要強調在做不動產稅改的幾個原則:第1個,原則是實價課稅,但不一定會用實價做百分之百的稅基,折扣是政策可調控的空間;第2個,是自用輕稅,對於自用住宅以不過度加稅為原則(詳見Tips)。第3個,是合理漸進。
Tips_自用住宅用地地價稅須在9月22日前申請
自用住宅用地地價稅稅率為千分之2,一般用地稅率則從千分之10累進至千分之55,相差至少5倍,若符合自用住宅用地需要在地價稅開徵前40天(地價稅於每年11月1日開徵),也就是每年的9月22日前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才能適用。
住宅政策》
提出租賃專法
社會住宅只租不售
問:在稅制改革的趨勢下,請問政府及個人房地產投資會有什麼改變?
答:蔡英文的房地產政策大概分3塊,居住政策、市場管理、和產業發展政策。這個問題,要回到房地產產業未來發展,國家希望引導的方向是什麼。
先提到,稅改會讓個人投資熱度減少,但並不是要消滅它。不過有趣的地方在於,現階段房市景氣往下走,所以投資本就在縮減,這樣的契機也是房地產產業結構調整的好時機。
產業結構調整,不是著重價格漲跌,而是著重專業服務量的增加。譬如建商蓋房就當包租公,不一定要賣,仲介也可慢慢跨足包租代管的專業服務。市場說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很多失業仲介,那就往這個方向前進,我估計過,如租屋產業好好發展,至少可吸收約1萬位從業人員。
所以我們會在比較快的時間內,做關於租賃市場產業化的改革,我們希望在立法院今年的兩個會期內要提租賃專法進去。
問:關於租賃專法,有什麼重點可先分享嗎?
答:基本的3個方向。第1,把房東和房客的權利義務規範完整,建立租屋糾紛處理機制;第2,希望扶植包租代管或專業租賃業的機制能建立,讓這個行業專業化;第3,加入租稅誘因,比如出租的房子,持有稅比照自用住宅,要囤房等漲價的人就課重稅。另外,租金所得從所得稅分離出來,給予輕稅,可能5%,頂多到10%的稅率。引導空餘屋釋出後納入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體系,不過以國際標準來算,全台應有近100萬戶社會住宅,因此新建(社會住宅)的方式也要並行,蔡英文的政策中,預計要新蓋12萬∼14萬戶。
問:依國發會推估,台灣未來人口會持續減少,如大量興建社會住宅,真有需求嗎?
答:首先,住宅需求有它的核心年齡層,約略25∼45歲,這範圍人口現正是高峰期,未來10年頂多每年減少1∼2%,少子化造成住宅需求減少的狀況可能要20年後才會發生,難道因此讓現在的住宅政策不要推動嗎?眼前就有需要,非幫助不可。
第2個,供給過剩跟社會住宅的關係是什麼?台灣有800多萬戶房屋,12萬∼14萬戶不過是1年新建住宅的供應量而已,有那麼嚴重嗎?且住宅供給過剩的原因在哪?因為我們蓋房子卻都不拆房子,都更停滯才是真正的問題,很多人沒有釐清背景,就說供給過剩又蓋社會住宅會把房市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