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找好公司的能力
比單靠資金動能更能創造報酬
朱:可是我們也看到,市場上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基金績效連基準指數都不如,即使是少數績效卓越的操盤人也很難做到年年打敗大盤。對付錢買服務的投資人來說,到底要怎麼去分辨?
楊:前面提到的那篇論文也提出一個論點,2/3的主動型經理人之所以沒有辦法達到與基準指數相同的績效,並不是像許多被動型經理人所攻擊的,是因主動型經理人的期望不切實際,而是因為許多主動型經理人沒有真的照主動型投資要求的紀律去做,他們的主動投資比率其實很低,實際上是屬於主動型的指數投資(closet indexer)。他們只是追著指數成分股去布局,並未認真地去挖掘值得投資的好股票。
這剛好說明指數投資近年開始風行並不令人意外,尤其是低成本的ETF基金。但是指數投資有可能會影響或拉低它原本想要創造的績效。因為被動型基金的本質,毫無疑問地,代表資本會公式化地投資在一些不值得投資的公司上,造成股價膨脹。尤其太多資金流入較差投資標的會帶來風險,甚至可能催生出危險的資產泡沫。
朱:金融海嘯以來,全球資本市場齊漲齊跌的現象愈來頻繁,是否與此有關?這樣的情況未來會持續嗎?
楊:我認為這樣的現象即將改變,隨著央行開始思考未來可能升息,企業如果沒有充足盈餘成長以支撐股價,股市可能會表現相對疲弱。這個時候具備找到好公司的能力,會比單靠資金動能更能創造未來的報酬。不過,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也不能一味偏廢基準指數,基準指數在基金管理上仍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投資人還是需要一個能夠用來衡量績效的指標。這些指標績效的衡量,市值(股價乘上已發行股數)大小通常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可是,市值大的公司不等於就是好公司。公司因為大從某種角度看,可能已經過了創造盈餘成長的黃金時期。也有可能之所以大,是因為公司所有權人的背景。
中國許多國營銀行皆躋身全球百大銀行之列,然而如果這些銀行無法享有政府的保證,還會有多少存款人放心將資產託付給它們?簡單說,指標是工具,不能當成是投資組合的建議!總的來看,指數型產品的投資人希望投資組合盡可能貼近指數,但真正的主動型經理人會願意承受短暫的落後,因為他們深信時間拉長,終將會有超越大盤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