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是年度基金獎的頒獎熱季,近幾年隨著指數型投資愈來愈熱,一些靠電腦模型執行選股的基金,績效甚至超越大部分靠經理人操盤選股的基金,市場因此出現「電腦打敗人腦」論調,更有人主張長期投資應採這類績效貼近指數,成本又相對便宜的被動式管理基金。
《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朱紀中問(以下簡稱「朱」):連續6年參與評選年度基金獎,我發現,要找到能夠長期穩定居冠的基金好難,即使只要求基金績效能穩定在前,都不太容易。作為一個基金經理人,「績效穩定打敗大盤」真的那麼難嗎?
安本亞洲區總裁楊修答(以下簡稱「楊」):過去幾年,基金管理業出現兩個陣營,其一是所謂的「主動型基金管理」,指的是運用基金團隊的專業投資技術與判斷,為基金受益人創造卓越的投資績效。另一派則是「被動型基金管理」,認為追求「alpha」(高於市場的超額回報),或是基金經理人能提供超額的附加價值,根本是緣木求魚。這一派人認為市場是有效率的,股價會充分反映出一家公司的價值,想要嘗試打敗大盤根本是徒勞無功。
因此,他們建議,最好選擇低成本的追蹤式基金(tracker fund),仿效基準指數操作(即所謂的「beta」)就能為投資人賺到合理的獲利。
透過嚴謹縝密的公司投資研究
主動型基金長期能躲過泡沫投資
對安本來說,我們相信「績效打敗大盤」(outperformance)不僅可以達成,而且正因為投資決定與眾不同,所以能讓主動型經理人脫穎而出,這也才稱得上是「主動型基金管理」。我們認為,透過嚴謹縝密的公司投資研究,可以為投資人找到尚未發掘的價值,即使我們錯過了一時的投資熱潮也沒關係。
朱:你的論點有實證研究可以支持嗎?
楊:美國聖母大學財金系教授克雷默(Martijn Cremers)與基金經理人皮特捷斯特(Antti Petajisto)於2009年發表一篇相當具影響力的論文—《你的基金經理人有多主動?預測績效的新方法》,他們提出偏離基準指數(benchmark deviation)的概念,並在研究過程中,發展出「主動投資比率」(active share)的概念。按他們的研究,從1990年到2003年,美國共同基金主動投資比率較高者(也就是較偏離基準指數)的績效,比主動投資比率較低者(仿效基準指數者),每年會多2.5個百分點。顯示主動投資比率愈高,績效勝出大盤的機會愈多。
對我們而言,這個結論直覺來看是正確的。現在,絕大多數安本的亞洲股票型基金,主動投資比率超過70%。如果放大到全球,不論投資大師巴菲特,或是避險基金經理人賽門斯(Jim Simons),他們都不是靠模仿他人而擁有鉅額財富。他們之所以能有卓越的投資成果,是因為擅於發掘並利用別人忽略的機會,這可是經年累月累積下來的功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