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期間常聽到投資人在問,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在某某時候開會,會後聲明對股市有什麼影響?萬一QE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退場,外資會不會一直賣股票下去?可能又要打仗了(美國恐攻打敘利亞),這樣對股市有沒有傷害?這麼多負面消息雜陳,會不會影響原先的行情規畫?答案很簡單,不會。
回顧前幾期曾提出的看法:「6 月布局7月除權行情、7月準備了結獲利、8月好好放暑假去、9月吹起年底作帳行情的先聲⋯⋯。」這些結論都緊緊扣住年初對今年全年的行情規畫,再依據這個事前規畫的軌跡,持續收集資料、觀察市場概況,然後提出修正,最終在這幾期的專欄裡,試著點出最貼近行情走勢的看法。
經驗告訴我們,往往在盤前做好準備工作,開盤後確切執行指令, 這樣的績效將遠優於老是當下才做買賣決策的投資方式。所以,投資這件事,「執行力」固然重要,但是,能夠「謀定而後動」更重要。
延續前一期的分析,9月台股極可能出現作帳行情的慣性,這裡再進一步做些補充:首先,許多人擔心6月25日指數跌破4月16日的7,688低點,多頭格局被破壞, 恐再向下測試低點。事後來看, 指數跌落7,800點以下的時間極為短暫,再加上那是傳出「QE退場」,外資股、債同時出脫引發恐慌所致,接著8月份指數再度回測年線7,800點,雖曾2度跌破,但收盤仍都迅速站在年線之上。當時QE退場之說再起、敘利亞可能發生戰事等利空夾擊,正是測試底部最好的機會,果真8月28日之後, 指數扶搖直上,9月份外資轉賣為買,開始連續10多日的買超。
在原先的規畫裡,4月份是多頭行情的起算點,9、10月的轉折將開啟今年最大一波的行情,估計規模至少千點以上,更是突破9,000 點甚至挑戰9,220點的最佳機會。不過,在4月到9月之間觀察市場出現的種種變化,QE退場一事導致全球資產配置大調整最為重要, 影響所及,可以確認債券已是長空格局,資金流出不再回來。
至於股票部分,初期所呈現的賣超,主要是做區域性及持股內容調整時,出現的前期賣超,投資者正減碼價值型、殖利率型標的持股, 因為在利率上升後,對於收益率的要求提高,也就是說,只有「成長型」的類股才是滿足利率上升後對報酬率的要求。
國際經濟穩健成長 外資上調中國GDP
其次,當債券資金不斷流出之後,除了部分流入貨幣型基金外, 最大受惠的市場將是股市。這幾週以來,已見西歐、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區域資金流入,雖然整體亞太及拉美地區仍呈現賣超,不過南韓、台灣都出現外資買進身影,重做資產配置的工作已經陸續輪到買進新興市場的時候。
國際股市利空因素陸續排除,雖然經濟復甦力道不盡然理想,穩健向上卻是不爭事實,尤其外資機構開始上調中國地區GDP(國內生產毛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肅貪政策似乎暫告段落,眼光轉向全力拼經濟,這點出中概受惠族群,很有機會在接下來的行情裡挑大樑, 而一些基期尚低的成長型公司也會被陸續挖掘出來,中概族群為了降低成本,外移到東協的外溢效果, 讓這類族群很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