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至8月28日,美元兌印度盧比從54.68重貶至68.825,幅度高達25.87%,創20年來最嚴重貶幅,一度引發印度貨幣將崩盤的疑慮。雖然9月初,印度央行新任行長吉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一上任,就推出多項改革措施,使得股匯市回溫,但長期真能讓體弱多病的經濟好轉,繼而解除貨幣危機嗎?
印度最嚴重的經濟問題之一,是自2008年以來,因民間大量購買非生產性資源、不斷進口黃金,使經常帳赤字快速擴大(詳見圖1)。而同期間,其經濟成長率從9%驟降至5%左右,創下10年新低。再加上明年5月的國會大選,將帶來政局的動盪,市場擔心,若此態勢持續惡化下去,印度政府將失去貨幣控制的能力。
其實今年來,印度聯邦政府與央行就一直為解決經常帳赤字的問題,陸續祭出各項類似資本管制的措施,但效果不彰。而新上任的拉詹以金融改革方案提振了股匯市,但對於印度現階段國內資金大量持有黃金的偏好、低迷的經濟成長,以及攀高的通貨膨脹沒有太大的助益,很難力挽狂瀾。
在新官新措施的短期效果退去後,若出現以下3警訊,則1990年代後期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恐將在印度再度上演!
警訊1》債信下降,資本大外逃
這種具有外匯儲備枯竭預期的貨幣貶值,通常會伴隨下列嚴重風險:主權債信下降,使得公債殖利率大升(詳見圖2);接著匯率大貶,熱錢流出與國外投資人撤退,進一步惡化現況,使得本國資金短缺,導致股市崩潰,衝擊所有金融資產價值。
印度政府雖已進行一系列管制措施,但卻已徒增外資疑慮,加上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遲早要退場,外資短期內仍將持續流出,對高度依賴外資的印度經濟,壓力仍大。而一旦新政策失靈,印度盧比再次暴跌,就有可能引發外資大外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