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月大跌逾2成的東協股市,最近出現15%以上的反彈,投資人疑惑:現在該逃?還是加碼?讀完最新總經數據,我認為,如果去年底是用「短打」的心情投資東協,在經過熱錢撤退壓力測試後,這個市場值得加碼「長抱」!外資報告擔心,東南亞國家在外資撤退後,會重演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崩跌慘劇,不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卻說,印尼會是下一個藍海。2種說法何者正確?郭台銘的論述我不清楚,但外資的擔心,我認為不可能發生,理由有3:
理由1 外債占比低,財政沒有崩潰危機
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的成因,主要是當時外資熱錢大量快速抽離,導致這些國家的匯率狂貶、財政崩潰。
但是,1993年∼1996年東南亞國協整體外債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是從100%飆到160%;而如今,東南亞各國外債占GDP比重普遍比波蘭(57.3%)都低(詳見圖1),更別說是和英、法等外債占比超過100%的國家相比,東南亞國家根本不具財政崩潰條件。
理由2 外貿結構健康,貿易順差大躍進
除了財政狀況轉佳,東協諸國記取亞洲金融風暴教訓,過去十多年重新調整國家發展方向,放棄浮誇的泡沫經濟跳躍式發展,重拾「出口擴張」的經濟增長模式。回頭看,1995年∼1997年間,除了新加坡外,包括印尼、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都出現大幅貿易逆差;可是今年,除了印尼還有貿易逆差外,其他國家都是貿易順差(詳見圖2)!貿易順差擴增帶來的效應就是構築出龐大的外匯存底。
有健全的財政、優化的貿易,再加上龐大外匯存底,等於為這些國家買了多重的保險。
理由3 GDP結構均衡,民間消費暢旺
另一個讓我對東協經濟前景充滿信心的原因是,東協各國這一輪的經濟發展,是以健全的方式前進,雖然外貿快速增長,但是,在GDP整體發展上並未偏廢。東協5國(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的民間消費維持相對高水平,且勝過絕大多數的新興國家(詳見圖3)。如果經濟成長大部分是來自於內部的民間消費,將可以有效降低外部因素的衝擊(編按:指歐洲景氣不佳),並且也會更有能力抵禦外來的熱錢攻擊。
結論
匯率貶值無傷經濟發展,回檔就是買點
經濟體質雖然調整得比16年前好,不過,很多人擔心,明年一旦美國升息、外資撤退,東協國家貨幣屆時可能重貶,投資將因此大虧。不過,我認為,東協5國目前投資泡沫並不明顯,可是今年匯率已進行一波「預防性」貶值,這樣的貶值搭配堅實的經濟成長,將有效降低國際熱錢進一步攻擊。
不僅如此,東協諸國這波匯率大貶,應會發生像日圓大貶一樣的效應,讓東協出口競爭力增強,如此將有利於長期經濟發展。所以,這波東南亞股市大回檔應是「買點」,而非「賣點」喔!
(本文作者為知名財經部落客與暢銷財經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