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般人而言,要避開無法預料的風險,買保險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因為只要自行評估風險需求,然後選保單、交保費即可,至於那些複雜的風險分散機制以及法律關係,交給保險公司就可以了。但「自行評估風險需求」這件事,看似簡單卻處處有迷思。
許多學術研究發現,人們的理財或投資行為看似理性,往往卻充滿矛盾與不合理。例如,研究發現多數人投資股票,在股票持續上漲時,只要漲一小段就會忍不住停利出場,但是當股票持續下跌時,卻不會停損出場。「停利不停損」的投資行為,恰好可以呈現人性矛盾的一面。
買保險也有類似的狀況。一般人在購買保險前,要評估風險高低時,常會有「風險認知迷思」。這個迷思通常導因於「主觀風險」與「客觀風險」的認知差距。所謂「客觀風險」指的是損失事故真實的發生機率,例如高速公路局會統計,一年在國道死傷人數超過1,800人,將其換算成國道重大事故發生機率,這個機率就是用路人必須面對的客觀風險。
「主觀風險」則是個人主觀認為的發生機率,例如有人認為自己駕車技術高超,因此在高速公路出事的機率幾乎是零。此時「主觀風險」認知明顯低於真實的「客觀風險」認知。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對風險「過度樂觀」,表現在保險購買行為上,容易產生「該買而未買」的情況,導致「保險不足」。
再舉一個例子,大家出國旅遊, 會發現在機場大廳有許多保險公司的銷售櫃台,而且生意不錯。因為許多人一想到要搭飛機,而且飛翔在數萬公尺的高空,就會主觀認為搭飛機的風險很高。實際上根據民航局資料,大概每1,000萬飛行小時才會有1次失事機率,飛機出事的實際機率(客觀風險)其實遠低於在高速公路開車的風險,即使如此,許多人還是會在搭飛機前買旅行平安險,卻不會因為要開車上高速公路去買保險。
相反的,「主觀風險」認知一旦超過「客觀風險」,會對風險抱持「過度悲觀」,表現在保險購買行為上,就會產生「過度購買」。
對保險公司來說,他們很歡迎客戶「過度悲觀」,因為保險的消費往往是建立在對未來的恐懼感上。當客戶愈恐懼某件事會發生,就會愈有動機去購買保險。因此當有飛機失事新聞出現,海外旅行平安保險就會賣得特別好,當政府每年公布癌症為死亡首要原因時,癌症保單就賣得特別好。消費者過度悲觀而多買保險,只是多花點錢而已, 相對問題較小。但是,如果消費者對實際風險若過度樂觀,就會產生風險保障缺口,一旦風險真的發生,問題就嚴重了!
因此,要當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必須將有限資源,置放在最有效率的地方。保險要買得不多也不少, 剛剛好最好。在購買保險行為上, 必須盡量克服風險認知迷思,將自己的「主觀風險」與「客觀風險」認知調整到一致,才能做出正確決策。
(plan_smart@bwnet.com.tw)
小檔案_彭金隆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博士
經歷: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副祕書長、金管會人身保險保單審查委員
現職: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