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神隆從2005年就開始跟日本客戶接觸,2008年通過日本官方GMP(優良藥品製造規範)查廠,接下來,就是耐心地跟客戶和代理商慢慢建立互信。馬海怡透露,去年日本藥廠訂單只占神隆營收的5%,今年因為有新的抗癌學名藥在日本上市,預估來自日本的營收將有「很大的躍升空間」。
至於中國,目前是全球第3大醫藥市場,且是成長最快的市場,全球藥廠都想在中國分一杯羹。
揮軍中國》中國20大癌症需求用藥 神隆已開發9項
神隆很早就在中國設研發實驗室,現在則已先透過進口原料藥方式開發6家中國客戶,並與歐美客戶合作進口中國欠缺的製劑藥品切入當地市場。但馬海怡認為,神隆在中國只是剛開始打江山而已。
憑著經營歐美市場十多年的經驗,馬海怡分析神隆搶攻中國市場有4項優勢:
第1,中國欠缺抗癌原料藥製造商,神隆專長剛好可以補足市場需求。第2,中國最新GMP法規將淘汰許多廠商,神隆的常熟新廠房完全依照新法規建設。第3,中國人對台灣商品有先入為主的好印象,認為台灣原料藥品質佳。第4,在台灣及中國都已培育了研發團隊,創新力強且忠誠度高。
中國目前最需要醫藥醫治的疾病,第1個是肝炎、肝硬化、肝癌,第2個是生活條件好導致的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第3是空氣汙染、霾害造成的氣喘與過敏。中國現在使用藥物中第1名是抗生素,第2名才是癌症用藥。但隨中國人均壽命拉長、老人愈多,癌症用藥就會成為最大需求用藥。
可是中國目前只有3家藥廠能做癌症原料藥,但他們的產品都不外售,直接做成製劑銷售。由於抗癌原料藥屬高活性化學合成物,需要高規格設備,中國許多想製造癌症藥物的企業泰半不得其門而入。這給了神隆在中國很好的機會,馬海怡說:「全世界沒有幾家可以做種類那麼多的抗癌原料藥,中國製藥公司若要發展抗癌產品不跟神隆買,還能跟誰買?」中國現在需要的前20大癌症用藥,神隆已開發其中9項,因此不管在台灣或是中國,都沒有可以匹敵的競爭者。
除開發日本及中國市場,神隆還有「Double A」策略,就是將較難做的API直接做成針劑(ANDA),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由於是獨家提供給單一客戶或單一區域銷售,有價格優勢,產品毛利達80%∼90%,比單賣原料藥要高。針劑廠預計2014年完工,經申請產品上市許可及藥事主管機關驗證,預估2018年可量產。
對神隆的布局,台灣工銀科技顧問協理羅敏菁認為,為了讓公司能夠穩定成長,神隆擴展原料藥以外的業務及新事業,包括將原料藥做成「針劑」,為客戶提供完整服務;還與藥廠Foresee合資成立子公司,將抗癌胜肽針劑「老藥新作」等。當客戶開始銷售這些新藥品,可為神隆帶來相當的成長。
康和投顧則預估,神隆今、明兩年獲利都能有雙位數增長,其中,今年稅後盈餘估可成長17.1%,EPS達到2.11元(未計算盈餘轉增資前),2014年則可再成長13.9%。主要成長動能包括中國常熟廠開始投產、台南廠兩條大型生產線量產,搭配已推出的藥物將有累加效果帶動營收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