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生技公司可以連續3年每股盈餘都有2位數成長?答案是國內最大高活性(癌症)原料藥(Active PharmaceuticalIngredients,簡稱API)製造商台灣神隆(1789),這家股本將近65億元的原料藥廠去年盈餘創新高,成長22%,隨著新藥不斷推出,預估今、明兩年不但獲利還會繼續成長,營收也都將維持雙位數增長。
3年前,《Smart智富》月刊曾經專訪台灣神隆總經理馬海怡,這位在製藥業有超過20年經驗的老手當時告訴《Smart智富》月刊,她給公司訂的目標是未來5年每年淨利都要有雙位數增長、公司淨利率要能維持在26%的水準。回頭檢視馬海怡當年訂定的目標,公司淨利率確實每年都維持在25%∼26%之間,營收年年增長,隨著公司盈餘創下新高,今年公司市值最高曾達482億元,2年間翻了1倍。
今年《Smart智富》月刊再訪馬海怡,她對營收成長預估保守了一些。她指出,高活性原料藥年複合成長率可達8.3%,台灣神隆年營收成長預期約與大客戶相當,大概是「middle to high single digit」(意即約在5%∼9%之間)。
訂單滿手》減肥、抗憂鬱藥銷量佳 連3季單季營收增逾2成
不過,台灣神隆第1季營收成長率達22%,已是連續第3季繳出單季營收成長逾2成的好成績,主要來自減肥新藥及抗憂鬱新藥的貢獻,由於這兩種藥品都由神隆獨家供應API,目前接單狀況明顯超過公司預期,產能吃緊。
此外,過去兩年許多新藥大廠基於成本考量,開始將原料藥生產外包,台灣神隆因而也大舉擴充替新藥大廠代工生產原料藥的業務。目前已接受超過70項新藥委託開發製程,其中5項已到臨床三期試驗,4項則已經商業量產上市。代客生產業務占營收比重,則從2011年的14%提高近1倍至26%,估計今年還會再提高到3成以上。
原料藥的產值雖只占全球製藥業產值的11%左右,但卻是供應鏈中的關鍵。包括新藥開發商、藥廠及等待專利藥(brand name drug)過期的學名藥廠,全都需要原料藥。根據GBI研究公司資料,今年全球原料藥銷售市場規模達1,23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兆7,110億元),年成長7%。全球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查核的純原料藥廠不到300家,台灣神隆是20多家中型原料藥廠中,提供癌症針劑用原料藥的龍頭。
台灣神隆目前在FDA已登記藥物主檔案(Drug Master File,DMF)的原料藥中有43項(全球DMF達639項),是純原料藥廠中數量最多的,其中有20項是技術門檻最高、單價也最高的抗癌原料藥。馬海怡自信的告訴《Smart智富》月刊:「神隆已經是全世界第1大抗癌原料藥企業,今年會成功打入日本市場,也準備好要開始經營中國市場。」
深耕日本》新抗癌學名藥將上市 有助營收躍升
日本和中國市場有什麼特別?這得從全球學名藥市場的變化來分析。2012年是專利藥到期高峰,隨著大型藥廠手上的藥品專利大量到期,IMS Health預估全球學名藥市場規模將會從2011年的2,420億美元,到2015年會成長逾77%達4,3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2.8%(詳見圖1)。日本雖是全球第2大醫藥市場,但在2005年以前只使用專利藥,從不使用學名藥,有些日本醫界人士還認為學名藥是仿製品。但隨健保財務壓力,日本政府希望處方箋用的學名藥比重能達25%∼30%,2018年能達到60%。由於目前只有25%,與美國及歐盟使用學名藥比重達80%及65%相較,成長空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