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棒人氣回籠,被義大犀牛職棒隊聘為行銷顧問的悍創行銷公司董事長張運智告訴《Smart智富》月刊:「運動行業其實是可以賺錢的事業!」
照他的評估,只要台灣企業願意投資,中職出現第5、第6隊都不是問題。因為經營球隊不僅是社會責任的表現,更是項好投資。以犀牛隊為例,過去談1個100萬的贊助案都很辛苦,1個球季談不到1家廠商。現在,要談1,000萬贊助都相對容易,找10家都不成問題。他說:「如果你現在再去問林義守先生(義聯集團創辦人),他會覺得太划算了!」因為光是今年前3場比賽票房跟商品收入就等於去年例行賽整年收入,既有面子、又賺到裡子。
除了球技,花俏也很重要
悍創行銷曾舉辦過NBA(美國職籃)和MLB(美國職棒大聯盟)台灣賽,也負責SBL超籃經營行銷。張運智在運動行銷上創意不少,像是今年WBC世界棒球經典賽台灣區賽事場上的馬牌輪胎正妹啦啦隊,就是委由悍創操作,引來不少關注眼光,儘管有人認為「應該回歸球賽本質,不應找暴露的啦啦隊來吸引球迷。」這位連專科文憑都沒拿到的行銷高手卻認為,職業運動本來就是要花俏,要無所不用其極。他甚至希望,未來所有球隊比賽除了球技對抗外,「還應該要有火藥味,這樣才有可看性!」
環境不佳,要怎麼行銷?張運智認為,找國際級球星加入,就是個好方法。義大犀牛隊請到曾經在大聯盟領過年薪為新台幣60億元的曼尼加入,結果,現在只要是犀牛隊比賽,不論主客場,平均觀眾人數都能破萬,跟過去23年平均人數比,成長率逾400%。目前犀牛隊還在尋找下一個看板明星,希望維持職棒熱度。不僅如此,同樣的操作邏輯也影響到台灣的職業籃球,各隊紛紛評估是否能網羅NBA退役,但仍具戰力的球星加盟SBL,炒熱球賽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