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布蘭特原油到4月16日止,已連續193個交易日守在100美元以上,由於是連續第3年上漲,且均價已逼近111美元,市場因此擔心一波比2008年更凶猛的油價漲勢將會衝擊全球。油價帶動的通貨膨脹,是否會壓垮正在緩慢復甦的美國經濟?
不光只有原物料漲價,整體薪資也提升
先看歷史經驗,把時間拉長到25年,美國一共經歷3次主要的經濟衰退。在這3次衰退中,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通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都率先飆高,大幅超越經濟成長率。這個情況在1990年代初期的衰退和2008年金融海嘯時特別明顯,至於2000年時若攤開逐月數據,通膨穩定超越經濟成長率也長達1年。
▲美國一共經歷3次主要的經濟衰退
為什麼經濟衰退初期會出現這種現象?1990年代初期是接續雷根貨幣刺激後的供給面經濟榮景,2000年是柯林頓總統締造的科技泡沫,2008年則是小布希的房地產泡沫。這3個經濟榮景持續時間皆長達6~7年,榮景盡頭就是市場泡沫,而泡沫則是推升通膨的溫床。
但2009年以來的這波經濟復甦,明顯呈現通膨有時超越經濟增長、有時又落後經濟增長,但大致維持在和經濟增長同步的狀態。這顯示目前美國的通膨並沒有失控,這點和2008年的情況,在本質上明顯不同。
其實,去年以來造成美國物價走高的主因,並非單純的原物料上漲,而是整體薪資水平和單位勞動成本的提升。事實上,原物料漲跌對通膨的影響是短暫的,薪資增長才會從根本上影響長期通膨的走勢(有關這點,有興趣的讀者可參看我的新書第2篇)。
試想,若美國的通膨是由整體薪資改善所推升,這對整體經濟乃至於資本市場,當是利多而非利空。由民間總薪資趨勢圖更可看出:2008年時民間薪資是呈下滑趨勢,現在則在持續創新高中,兩者有著顯著差異。
▲美國民間總薪資正不斷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