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反彈,債券指數也持續上漲。我認為,債券今年還是會很「夯」!為什麼?因為銀行利息太低、市場熱錢這麼多、股市又不會一直好,資金不買債,要去哪裡?
現在,大家不妨觀察債券基金募集的狀況,如果都很順利,那麼債市短期內因為資金豐沛,應該就沒有問題。歐洲現在處理國債的方法,都是借新債來換舊債,因為新債殖利率愈來愈高,代表利息愈借愈貴,未來還債壓力會很大,所以,歐洲經濟長期講應該是不樂觀。可是,今年第1季歐洲高收益債卻是所有債券商品中漲幅最大的,為什麼還是有人敢買?
要知道,對很多專門投資歐洲的機構投資者而言,手上資金如果很多,就一定要投資。雖然市場覺得現在殖利率很高,但如果這些歐洲國家和企業能夠撐過未來2~3年且沒事的話,那麼拼一下去買債券反而可以賺到可觀的獲利。不過,若要考量風險問題,我覺得歐洲真的要避開,雖然歐洲高收益債指數報酬率最高,但是風險也最高,所以還是避開吧!再給大家一個觀念:既然指數都已經漲快12%了(指歐洲高收益債),你現在還要進去嗎?人家都已經賺12%,你還敢買嗎?你現在進場,很可能又是買在相對高點。
理論上,如果投資風險高,債券價格應該會低,這時就還可以買進,因為風險已反映在價格上。問題是,現在歐洲高收益債是風險高、價格也高,此刻進場,相對勝算就低了!就像台股從去年12月低點6,609點往上彈升,短短3個多月漲了超過20%,就算沒有復徵證所稅利空,股市本來就該拉回。如果你是等到台股彈到8,000點附近才去追高,這波回檔當然容易套牢。仔細想想,一般人為什麼買基金會賠錢?不就是因為看到市場漲多,才跟著進去追高買進,結果就是容易套牢!相反的,2008年金融海嘯時,高收益債當年曾大跌4~5成,可是大部分投資者卻不敢進場。那時如果買進,現在獲利可能已經近倍。所以,問問自己:投資到底是要「買點創新高」、還是「賣點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