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
調整產業結構
讓製造業回到台灣
問:所以你現在最積極做的,是要引進日資?要「聯日抗韓」嗎?
答:只說要「對抗韓國」,我覺得這樣講,水準很低,我們要走向全球化,是全球競爭,對手不是只有韓國。只是因為我們跟韓國產業重疊性比較大,他跟我們競爭機會比較多,所以才會有人說要「聯日抗韓」,但我認為這樣想的格局太小了!
我現在最關心的,是我們的產業結構要調整。我們的經濟與產業結構失衡,成長的力道都流失掉了。2000年到2008年,台灣產業大幅往外移動,製造業都遷廠外移了,我們有計算,每接到100美元的訂單,有多少比率是在海外生產,這種「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比率在2001年~2007年是每年以3~4個百分點在上升,這等於是把就業機會往外送,所以大家找不到工作,只能找臨時工,薪水也不會高,這是根源,造成產業結構失衡。
現在的政府努力在「止血」,這個比率從2009年後,已減緩為每年1個百分點在增加,2010年時這個比率是50.43%,看起來已經止住了,接下來就是要調整產業結構,讓有高附加價值的製造業回到台灣。製造業不可能太大,維持占GDP比重約20%~25%是比較好的。
但是,製造業是創新的來源,很多服務都是跟著製造業走,像批發、零售、運輸等,所以要先止血,再調結構,去做高附加價值的東西,這結構調整要多久?基本功就要做4年,經建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