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產視為消費財 導致經濟長期低迷
從圖3我們可以看出日本房屋的折價趨勢,日本新成屋在第1年就折價7%,亦即日本人投入住宅的財富,每年就這樣先蒸發掉7%,除非日本住宅的土地價值增長幅度,快過建築物折舊的速度,日本房價根本漲不起來!
在這種惡性循環下,只要土地價格漲不起來,當建築物被視為會持續折舊的「消費財」,難怪日本房價始終漲不起來!持續下跌,其實只是反映日本對住宅的傳統觀念而已,不論日本政府如何製造通膨,也無法幫忙日本人修補資產負債表的虧損,日本當然走不出經濟低潮!
國內很多人拿日本房市持續下跌做為看空房市的依據,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誤解!
相對地,台灣、美國、英國、甚至中國大陸等,均把不動產視為「投資財」,而願意不斷地在住宅上投入資金去維護或改善,使得這筆人生的最大支出,之後變成可以累積的財富,國民才容易富有起來,就算過程中有大幅度修正,最終都可以漲回來!
若照張教授所言,台灣人將不動產視為消費財,而無法累積財富,那張教授退休時,只能死守著不斷被通膨侵蝕的退休金與存款,老年生活頓失依靠,那就真的是國家對不起他了。
既然外國人與大陸人都認同房地產屬於可累積財富的「投資財」,那麼,當外資與陸資有自用需求時,當然也願意在台灣購置房地產,而不只是租用而已,當陸資與外資競相購買台灣房地產時,房價自然會繼續走揚,大多數擁房民眾的財富也得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