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保守的他雖然買在相對低點,但沒等到高點即出清持股,可是因為他是把手上的300多萬元全部投入,壓寶多檔證券股,總獲利約有1倍。因此短短兩年多,讓他的股市資產規模增長100%,手上多出300萬現金,這個經驗讓溫國信對投資股票的信心大增。
為了股海征戰能夠獲利,他花3萬元買了一套股票軟體,每天下載最新的成交行情,設定不同的選股條件,並努力研讀技術分析,希望能選到保證賺錢的股票。沒想到股票軟體愈研究,反而讓他愈不敢進場,因為發現電腦跑出來的訊息根本不可靠。
自我進修》
股票軟體愈看愈迷惘 不如讀完巴菲特後自創戰術
為什麼?原來他發現,用電腦跑資料、靠技術分析選股,儘管軟體每天會跑出一大堆明牌讓你挑。可是,問題來了:1.推薦股這麼多,到底該買哪一檔?2.大盤上漲時,買什麼股票好像都會賺,還需要靠技術分析嗎?3.大盤趨勢一旦向下,可是股票軟體每天還是提供多檔明牌股,這時又該怎麼趨吉避凶?
研究了半天,這3個問題找不出答案,深怕本金虧損的溫國信,再次退場觀望,繼續做研究,他給自己的目標是:沒有找出一套能穩穩賺錢的方法前,寧願不碰。
不過,從股市撤出的錢可沒閒著,2000年他賣掉桃園的房子,拿出600萬現金轉到台北買房,這房子到現在保守估計已增值到1,500萬元,等於20年漲了1.5倍。妙的是,房地產雖然穩穩增值,溫國信卻沒有再買屋,反而是持續投入股市研究。
這期間他接觸了兩本書: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Graham)的《證券分析》與《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兩本書都強調價值投資法,再對照股神巴菲特(WarrenBuffett)的選股邏輯,溫國信乾脆把市場上所有巴菲特的書全部買來研讀,就這樣又研究了5年,直到2005年,從價值投資的觀念出發,歸納出一套以股利殖利率為核心的操作方法,將其命名為「倉儲式選股投資法」,目標要挑出一檔檔「雪球股」,靠操作這些個股每年至少穩穩賺到15%的獲利,以此速度去快速累積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