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琴夫妻是高雄一對超商小老闆,年收入72萬元,全家共有15張保單,年繳保費高達約51萬元。當繳不出保費,陳淑琴就用保單借錢來「轉現金」,惡性循環下來,2008年7 月,發現帳戶餘額剩不到5萬元,看著手上一疊待繳帳單,焦頭爛額的她找上《Smart智富》月刊。
本刊理財健診顧問親自下高雄2次,花6小時替她彙整保單、做出調整建議。調整後,陳家年繳保費降到36萬元,加上超商營運漸入佳境,兩年多來總資產增加94萬元,戶頭也不再乾涸見底。
會買那麼多保單,是因為12年前陳淑琴經歷一場重大車禍,面對漫長復健,她愕然發現原有儲蓄險,根本無法理賠醫療費用。因此她拿出更多錢來買保單,除了投保醫療險,還把保單當存錢工具,沒想到一場金融海嘯,當初號稱「保本」的連動債保單、以及投資型保單全都嚴重縮水。
在本刊顧問建議後,陳淑琴將虧損的連動債保單解約,斷尾求生。同時,她開始認真記帳, 把支出細分成6大項,嚴控開銷,每月因此多存6,000元,家庭財務不再嚴重透支,也重新調整保單,增購保障型保單補足風險缺口。兩年多下來,陳淑琴整體淨資產大幅成長超過1倍,從89 萬元變183萬元,朝退休夢想跨出了一大步。
Before:怕保障不夠,保單買一堆,但把連動債保本誤認為保障,卻忽略了風險。
收支失衡
1.記帳只記大項與總額,無法分析錢花到哪裡去
2.每月花在衣服、保養品預算6,000元
3.先生喜歡賽鴿,只要外出比賽或交流就會衍生交際費
4.年度透支35萬元
保障有缺口、保單虧損
1.全家擁有15張保單,但夫妻兩人保障嚴重不足(壽險缺口200萬元、意外險缺口800萬元)
2.連動債保單套牢,虧損26%
3.用儲蓄險保單質借,借錢來繳保費,財務漏洞愈來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