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北的證券公司上班,先生在桃園的科技公司工作。我們戀愛10年、去年才結婚,未來打算生一個小孩。婚前,我和先生老覺得「自己沒錢」、經濟情況不穩定,由於結婚買房、所有開銷都靠自己賺,沒有長輩幫忙,所以很害怕失去現有的一切。
我們兩人的錢一直都各自管理,婚後多了家庭責任,我很擔心兩人保險買得不夠。為什麼會有這種擔心?因為我是祖母一手帶大,她現在95歲,病痛纏身,經常需要醫療照顧,讓我看到醫療險的重要。所以,我婚前就買了保險,當時收入有限,只買基本保額。我先生雖有好幾張保單,但有的是人情保單、有的是向電話行銷購買,都是壽險,婚後才在我的要求下,增加了醫療險。
我不希望保費支出太高,所以婚後兩人還互相幫配偶加保公司團保,用最便宜的保費來提高保障。現在我們夫妻共有8張保單,年繳保費22萬元,但我不知道這樣的保障到底夠不夠?
換屋理念不合 難同心協力達成目標
還有婚後為了消除對金錢的不確定感,我開始記錄家庭開銷,盤點兩人銀行帳戶,結果發現其實我們已經存了一些錢,應該有能力買更好的房子,不像婚前因為擔心房貸負擔太重,而買在樹林。
但是,「房子到底該買在哪裡才是最好?」
這個問題,我們從婚前討論到現在,一直難有共識。當初會買在樹林,是因為先生在桃園上班,我在台北市東區上班,樹林正好居中,而且三房兩廳的電梯大樓不到500萬元,每月房貸不超過家庭收入的3成,我們絕對負擔得起,因此就決定買下。
可是,現在我認為,我們其實有能力買更好的房子,所以興起換屋念頭,希望5年後,可以搬到台北市區。我的想法是:台北大眾交通運輸系統便利,不用以車代步,可以省下1年10萬元的汽車維修費用。此外,一旦有了小孩之後,台北市的學區也會比較好。但我先生卻不這麼想,他滿意現在的居住環境,主張小孩不一定要讀明星學區,甚至他希望是先存退休金,存夠了才考慮換屋。所以每次討論到是否要換屋?我們就會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