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好讀 > 股票:達人操作
訂閱雜誌電子雜誌
Smart智富月刊141期
獨家專訪》台灣神隆總經理馬海怡看製藥趨勢:
原料藥每年將呈兩位數成長
撰文者:曾如瑩
2010-05-03
瀏覽數:6,240
展望未來,台灣神隆每年至少會有3~6種新產品推出,現在已在研發10年後要用的原料藥。馬海怡在接受《Smart智富》月刊獨家專訪時篤定地說:「未來5年,每年營收、淨利兩位數的成長不是問題!」至於原料藥市場的發展趨勢如何?台灣廠商有多大機會?以下是專訪摘要:
過去因投入研發導致虧損 如今新品上市扭轉劣勢
《Smart智富》月刊問(以下簡稱問):台灣神隆連賠8年,後來如何能轉虧為盈?
馬海怡答(以下簡稱答):我們主軸是做學名藥需用的原料藥,學名藥在藥品專利過期前3~5年就要開發好,因此,配合學名藥的開發,原料藥必須在藥品專利到期前7~10年完成開發。1997年~2005年之間,我們都在開發產品,沒有足夠的營收來支持開銷,直到2006年,那年我們有16種產品在美國上市,從此轉虧為盈。
這之後,每一年我們都有預期好的產品上市,這是我們之前累積開發的。現在我們有約50個New Product(新產品)的Inventory(存量),50個裡有9個上市,還有40個在等。每年又還會開發5個新產品,我們一直在Build up(增加)我們的Inventory,然後等著每年上市幾個產品,所以業績起飛得很快,就是因為產品都陸續上市了。前幾年,我們每年Lost(虧損),是因為投入建廠、研發,這就像婦女懷孕,妳必須9個月滿了,產品才能上市。
問:生物科技一直給人風險高的印象,看來原料藥還算穩健?
答:我們不會有什麼Surprise(意外),每年會有3~6種產品出來,算是穩紮穩打,我們預期未來5年,每一年在淨利、營收上都會有兩位數的成長,這應該沒問題,淨利率去年是27.4%,我希望能維持這個比率。就生技公司來說我們公司算是風險較低,但成長爆發很大。
問:你們因為主要客戶是學名藥廠,所以風險可以降低嗎?
答:給學名藥廠用的API(原料藥),技術是我們自己的,毛利會比較高。但缺點是上市後多半價錢會往下降,壓縮獲利空間。至於開發專利新藥用的原料藥,大藥廠多半會跟你簽長期供貨合約,可以保證價錢多少、買多少年,是一個長期穩定的收入。可是,如果我全部替新藥公司做,它的風險就轉到我身上來了,所以我們沒法全做新藥,我們客戶有90%以上是學名藥廠,剩下10%才是專利新藥製造廠。這兩塊彼此要Balance(平衡),風險控管才是好的,未來,我們會朝新藥30%、或1:2的比例發展。
如果您想收到更多理財訊息,您可以按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