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好讀 > 輕理財:理財小工具
訂閱雜誌電子雜誌
Smart智富月刊138期
從小開始學習,長大後收入比沒學過的人多160萬
理財是教出來的
撰文者:林正文
2010-01-27
瀏覽數:26,464
理財的本事,是來自天賦?還是可以靠後天學習?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兩個來自英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簡稱IPPR)的數據:
數據1》個人收入多1年
美國部分地區從1957年起,把財經教育列為必修課,這群小時候接受過理財教育的人,在35歲到49歲時,比未接受過理財教育的人,能多出相當於平均1年的收入,約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60萬元)。
數據2》家庭財富多166萬
在英國,如果父母在小時候曾經接受過理財課,當兩人組成家庭後並且育有2名子女,在小孩就讀小學的階段,他們的家庭資產,會比沒有受過理財教育的家庭多出3萬2,000英鎊(約合新台幣166萬元)。
與其給魚,不如給釣竿,這已經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是過去先進國家所給的「釣竿」,大多是謀生的專業技能,上面的兩個數據則顯示,先進國家已發現,基礎的理財知識,重要性不遜於專業技能,因此,英國已於2006年9月時,開始在中小學課程中增加理財單元,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也都有類似課程。
那麼,台灣呢?教育部和金管會在2009年時,也開始研議將理財教育納入國、高中課本教材內,並且預計在2014年時,成為基測的考試範圍之一。
愈早教,效果愈好!
變為日常習慣,增強財富累積力量
理財知識適不適合作為考題,容有爭議,但作為教材,早在2007年,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以下簡稱財金協會)就開始在各大專院校開設理財通識課程,這些學生,經過3年學習後,會有什麼改變?
2009年底,根據針對一千多名過去3年曾經修習過理財通識學分的大學生調查顯示,受過理財教育的學生,真的「改很大」。其中改變最多的就是:有91%的學生養成了記帳和儲蓄的習慣,原本只有39%;不再透支信用卡費用的比率則提高到80%,原本只有52%的學生會按期繳清信用卡帳單。
如果您想收到更多理財訊息,您可以按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