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女裝生意做大,接著開始投資餐廳,30歲就賺到人生第1個1,000萬。1980年,台灣經濟高速成長,戴彰紀看好商務旅館成長空間,邀周文禧一起投資,兩人在伊通街開了第1家旅館,當時,靠著領先同級旅館的配備,一下子就衝出每月95%住房率,周文禧從此愛上旅館事業。
控成本,至少留底4成
1993年,累積到足夠資本,他才獨資開了第1家首都飯店,接著,再擴張旗下商務旅館規模。相較於戴彰紀的台北旅店集團,4年內在台北市開了6家平價旅館,周文禧的擴張速度有點慢。
但是,戴彰紀卻推崇他:「算得比我更精、更厲害!」
周文禧有多會算?金殿唯客樂副總經理余慶華說,除了不借貸外,他手上一定預留4成以上現金,以備緊急或新投資之用。
問他為什麼要這麼保守?周文禧說:「我珍惜每1塊錢!現在年輕人常覺得1、2萬元很少,發揮不了大作用,就花掉。可是,沒有1塊錢,怎會有1萬,沒有1萬,又怎麼會賺到100萬元!」
留底4成,代表能投資的預算很緊。但首都系列旅館都開在台北市中心,地價非常高,而且要和同業競爭,每間房間的收費又得壓低,成本高、收入低,但周文禧卻有辦法讓唯客樂的毛利長期維持在3成的水準。
「關鍵在我們很會管控土地和經營成本。」余慶華說。尤其土地是旅館最大的投資成本,周文禧竟能用「只租不買」的策略,將投資成本壓低。而且談到租金還能比周邊行情低2成,租約更可長達15年。
守預算,租金不增反降
能做到這一步,余慶華分析,關鍵有2,一是嚴守設定好的租金條件,若地主出價不合理,或有同業高價搶地,周文禧寧可另外找地,也不增加預算。二是周文禧會用具體的營運計畫書、財務報表說服地主:「飯店經營好,你不只能穩賺租金,土地還會增值!」這招讓地主不但願降租金,甚至還願出錢蓋好飯店建物主體,讓周文禧資金壓力大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