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_呂艷芳
旅遊玩家
NG安泰人壽資深副總
熱愛攝影,作品得獎無數,具人文關懷,最愛第三世界的古文明。
加爾各答近郊的泥塑村,師傅手藝精湛,泥巴和稻草到了他的手裡,就變成活靈活現的人偶。 印度是神話和傳說的綜合體,除了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在西邊孟加拉灣普里附近的Konark還有座太陽神廟。 錫金雖地屬印度,人文宗教上卻接近西藏,當地喇嘛在歷代白教大寶法王坐牀的龍塔寺讀經認字。 「只要到加爾各答來,就不會餓死」,這句諺語讓加爾各答成了乞丐之城。 如果說,拉賈斯坦代表的是印度的光華過往,德里等大都會象徵著印度的光明未來,那印度充滿掙扎、極欲蛻變的現在,則非加爾各答莫屬。
地處印度東北部的加爾各答,有著顯赫的歷史,在18世紀至20世紀初、英國正值日不落國時代,英屬東印度公司在這設立第1間公司,英屬殖民政府以此做為政經首都,經濟繁榮發達,因而帶動人口的成長、宏偉建築的落成,及現代藝文思潮的興起,1913年本地出生的詩人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第4次踏進這處千年文明古國,走入這座「歡喜之城(City of Joy)」,原先滿腦子加爾各答的豐功偉業,瞬間被滿街一隻隻向上乞討的手掌所取代。加爾各答全年溫暖,人心可能也跟天氣一樣暖,據說印度活不下去的人,只要來這裡就可以糊口飯吃,1,500萬的居民中,每3人就有1人住在貧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