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消費為所有經濟項目內的最大宗,占了約6成的比率,且相對於景氣的起伏,其變動程度較為平穩。其中的原因,便在於進行多少消費是根據消費者口袋內的錢,也就是所得的多寡來決定的。而且,就算短時間之內所得減少,原本的消費水準也很難降低(稱為「制輪效果(Ratchet Effect)」),所以在景氣低迷時期可以成為支撐的力道,不讓消費大幅下滑。造成制輪效果的理由包含消費的習慣化,以及飲食費及水電費皆是維持生活的必須消費。
不過,如果所得減少是屬於長期現象,消費還是會被迫跟著減少。觀察1990年以來的景氣低迷狀況,長期消費力不足使得波動變大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減稅不代表消費力增加
影響消費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所得。但是,這指的是現在的所得嗎?又或者是一輩子的所得平均值呢?這兩者的差異正是經濟學上的重要爭議點。
重視現在所得的消費者,他的消費行為會被今天口袋裡有多少錢所左右。所以如果對所得稅進行減稅,讓消費者多了一筆臨時收入,那麼消費的量便會增加。這樣的消費者被稱為「凱因斯型消費者」,是屬於按照目前所得來消費的類型,可以被歸類為短視近利型的家庭消費。
而另一群消費者所考慮的是一輩子的所得。為了讓將來也能維持安定的消費行為,他們會去思考目前最恰當的消費金額是多少。這樣的概念稱為「生命週期消費假說」。對這些人來說,就算採取減稅政策,他們也會認為,將來政府一定會增稅來填補如今減稅的虧損,為了因應將來的增稅,他們會把錢存起來。這樣的消費者屬於理性型的消費者,會考量將來的所得水準來進行現在的消費,與短視近利型的消費者大不相同。
1990年代前期,日本為了振興經濟而實施了減稅之類的經濟政策,但效果卻並不顯著,或許這正說明了憂慮將來的消費者正在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