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位退休族眼中,每個人都有兩部賺錢機器,「一個是先靠努力工作賺,接著再用工作賺來的錢去『滾』錢。當錢『滾』錢的速度與金額超過工作所賺的錢時,就可以退休了!」6年前,年薪數百萬元的劉助會退休,就是因為他找到了一套賺得比薪水還多的方法。
方法1 將資訊都轉化成賺錢指標這套方法並非無中生有,而是來自先前管理、輔導賺錢企業工作經驗的累積。2001年屆臨退休期的他,一天突發奇想,如果能把這些長期分析賺錢企業營利模式的心得,拿來投資賺錢企業,豈不是會賺更多?
不過,要挑賺錢企業做個案分析,他體認:「工作可以只在科技業裡挑,但投資可就不行了!」
為此,劉助讀遍管理會計、企管、資訊等專書,再蒐羅包括沃爾瑪百貨(Wal-Mart)、迪士尼(Disney)、戴爾(Dell)等上百家美國上市公司的報導和財務報表,凡是看到的資訊,都努力把它轉化成賺錢指標,好讓他的營利模式更具體實用。
「1年下來,原本一個粗略的概念轉化成14個可分析的數字(詳見表1)。」曾替父親修改英文版「營利模式」的劉力群指出。
(表1)劉助發現的14個賺錢數字 但劉助仍覺不足,「數字雖很理性、很科學,還是無法掌握千變萬化的股市。」於是,除了財務、產業資訊之外,劉助把最愛看的老子、莊子等中國傳世經典,都納為蒐集賺錢指標的範圍,「尤其是,要正確認識股市不可捉摸的相對性,一定要熟讀老子。」家中已藏有20多個版本《老子》的劉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