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2:基本面佳、本益比低,台股具比價效應
台股去年漲幅落後全球主要股市,今年前5月也是亞股的後段班,這讓多數法人深感不平,因為台灣今、明兩年企業盈餘成長率分別為26.3%與15.9%,均居亞洲主要國家第2名,但是今、明兩年台股本益比卻是亞洲主要國家中的倒數第3名,代表台股相對其他股市便宜。
謝文雄認為下半年科技股旺季來臨,本益比與指數漲幅都相對落後的台股,將有機會向香港及新加坡的本益比看齊,從13倍拉高至15~17倍;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黃素麗更舉近期深受國際長線資金喜愛的韓股為例,韓股和台股一樣有基本面佳,本益比低的情況,她認為國際資金終究會看到台股的吸引力,對第3季甚至下半年的台股深具信心。
利多3:不進場的資金,已開始流向股市台灣游資到底有多充沛?從3個現象就可以充分了解。第1,年初至今經建會的低利中長期資金貸出金額是「零」,去年也只有10億元,與往年動輒貸出1、2千億元的情況差很多,經建會說這是市場濫頭寸過多、民間投資需求又不高所造成的情況。
第2,央行公布4月分平均M1B年增率持續攀升,不僅是2006年2月以來的新高,且M1B年增率也連續3個月超越M2年增率,出現象徵股市量能充足的「黃金交叉」;最後是台灣的儲蓄率將直逼29%,創下近16年來新高。
名詞解釋_M1A、M1B、M2
台灣常用的貨幣供給額統計有M1A、M1B及M2三種。從流動性及交易功能來說,M1A>M1B>M2,因此,M1A及M1B常被用來衡量股市動能強弱。由過去資料來看,當M1B增加時,可供投入股市的資金多,股價上漲的機率也較大;相反地,當M1B減少,股市的資金動能不足,股價下跌的機率也較大。不過,M1B的增加,也可能會引發通膨及股市泡沫化。
但是台灣股市卻沒有吸引這些資金進入,康和證券自營部總監廖繼弘指出,2000年2月(10393.59點)的月成交量是新台幣4.5兆元,融資餘額為5613億元;2004年3月(7135點)月成交量是3.76兆元、融資餘額是3412億元,之後月成交量最高只達2.7兆,明顯看出資金逐漸撤出台灣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