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03年7月油價突破36美元,也是1990年7月波灣戰爭以來的高點時,市場一片譁然,認為已經超乎尋常,應該要回歸到25美元左右的價位。
結果,油價接連漲破40、50美元,更在今年7月衝上了60美元大關,8月時最高更曾漲到68美元。之前,油價雖漲,對民眾日常生活似乎看不出明顯的影響。但最近卻不斷聽到周遭友人說:「現在每次加油都要比以往多2、300元,若油價繼續漲,我想要改騎摩托車了。」
油價上漲不僅影響到車主,還會波及全面的民生物資。友人的感嘆,透露出的訊息是:60美元的油價,確實已漲到讓消費者感覺到「有壓力」的價位了!
15年來的油價漲幅,遠大於人民所得漲幅
波灣戰爭距今剛好15年,當年7月分油價驟漲前,每桶價格是18美元,而15年後的今天,漲幅高達2.3倍。以同樣的時間來計算,拿全球進出口都居冠的美國為例,通貨膨脹指標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從75.8漲到113,漲幅僅有49%,而國家名目所得(意指一個國家每年的淨收入)則由23兆美元,成長到現在的46兆美元,剛好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