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喬最近想靠著投資基金,幫自己準備未來的退休金,上網看了一些基金的績效後,她覺得,選好基金和教學生一樣,不應僅以「報酬率」當作唯一的評估標準,應該再加上一些指標協助判斷才是正確的作法!
若你跟小喬有一樣想法,恭喜你,表示你已經具有投資的「風險概念」。因為用來評判基金績效穩不穩定的指標,就是風險指標。而風險指標有很多種類,其中年化標準差、β值、夏普指數是你一定要知道的。
《指標1》年化標準差→衡量基金績效的震盪起伏程度
判斷標準:數值愈大,代表波動度愈大,承擔的風險範圍也愈大
「這個月冠軍,下個月敬陪末座!」買到震盪如此劇烈的基金恐怕會讓你坐立難安吧!不想再讓你的基金坐雲霄飛車,年化標準差是一個很常用的風險指標。
年化標準差是根據基金淨值,在某一段時間內波動情況的計算而來,主要是衡量基金的表現是穩健,還是暴起暴跌。「年化」指的是將基金的報酬或風險值,轉換成以「年」為單位,讓所有基金的比較基期一樣,例如12Mo,就是指12個月,以1年來作比較基礎。而國內基金的年化標準差,通常是以24個月(24Mo)來作為比較基礎。
◎標準差使用方式
.最好的報酬率大約是:「平均報酬率」+「2個標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