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賺錢速度快,因此老農夫進出股市愈來愈大膽。1990年,當台股衝上歷史最高點1萬2,682點後又下跌時,他不僅沒有停損,甚至拿房子去借錢來攤平。他一開始用1,000元買進的北企銀(已經併入永豐金),在跌到700元左右時進場加碼,但是股價很快又掉到300元,接著更下挫到70元,讓他幾乎輸掉一間房子!
股市崩盤的教訓,讓他開始對投資轉趨保守。1999年,老農夫分散部分的資金去買台股基金,把投資交給專業,但是隔年,台股從萬點崩盤,這筆資金仍然是虧損。另外,他看到一位大戶好友,將幾億元的身家玩到破產,讓他不願再待在這種環境,於是2002年辭職,並且一度離開股市。
遠離市場後,他回想起一個長年在海外打拼的華僑客戶,他在1990年台股第一次崩盤後,回台處理家人的資產時發現,多年前買的台塑(1301),靠著配股、配息,資產竟然放大10多倍。這個結果讓他歸納出一個結論:做長線才有機會贏大盤。
於是老農夫開始研究價值投資,而最吸引他的地方是,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Benjamin Graham)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這兩位師徒的觀念和做法。當時他用股價低於淨值的選股法,挑出亞泥(1102)、中華電(2412)與雅新(已下市)等股票,結果還是被套牢。
用正確的投資方法卻沒有得到好的結果,讓老農夫很不服氣,當時他賭氣地說,乾脆將股票傳給子女好了!但是,2年後他卻發現這批套牢股,只有亞泥、中華電能靠著配股、配息,持續地帶來現金流,而且開始有價差跑出來,原因是亞泥、中華電長期獲利,連續10幾年都能每年配發1元以上的股利。另外,這兩家公司都是長壽的龍頭股,產業成熟穩定,不易衰退沒落。當時銀行的定存利率已經跌破3%,如果不想讓口袋的錢變薄,就應該把利率2%以下的現金資產,換成殖利率6%以上的股票資產,因此,老農夫在2004年開始執行存股計畫。
首先,為了安全起見,老農夫先預留5年的生活費用,讓自己無後顧之憂;接著,他把部分的定存解掉,鎖定亞泥和中華電,按月每檔買進1張,磨練自己對股價「跌不會心驚,漲不會手癢」的心性,而且每年買12張的速度,也能快速累積持股,而且張數一多,股利帶來的複利效果會提早出現,還會加速資產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