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投資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蔚為風潮,不僅全球規模屢創新高,在台灣也有愈來愈多的ETF商品上市。可是,與國外相比,台灣上市的ETF不僅數量少,而且投資地區以台灣、中國、香港與日本為主,連結標的多限於股票,與成熟的海外ETF市場相比,選擇仍相當有限。
因此,投資人若是想更加完善的ETF投資組合、建立更穩健的資產配置(例如投資歐美市場、配置債券等商品部位),則必定要透過國外ETF才能完成。
投資人究竟該如何買進國外ETF,交易中要付出哪些成本,又有什麼「眉角」要注意呢?本篇將為你做全面的解析。
致勝關鍵
1 可透過國內外券商或銀行下單
想要投資國外的ETF,最直接的管道就是開立美國券商的戶頭,因為美國是全球ETF最發達的市場,有超過千檔的ETF可以選擇,涵蓋的投資範圍遍及全球市場,連結標的更是從股票、債券、商品等應有盡有,對於想要布局全球ETF的投資人而言,可說是最理想的選擇。
在網路時代,美國券商多能透過網路開戶,而且為了吸引中華區客戶,多已建置中文化介面與華語客服,降低投資國外ETF的門檻。不過,投資人若是對於不熟悉的海外券商欠缺信任感,憂心若有糾紛難以處理,依舊可以選擇由國內券商所提供的服務,利用「複委託」(詳見名詞解釋)的方式買賣海外ETF,買賣方法類似股票。如果投資人沒有開設證券戶頭,也可以選擇像投資共同基金的方式,透過銀行通路買進海外ETF,只要臨櫃填妥相關海外投資文件即可。
2 主要交易成本包括手續費與郵電費
投資國外ETF的交易成本,依投資管道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若選擇利用美國券商投資國外ETF,投資人需要負擔的成本主要有3項:將新台幣匯往美國券商戶頭的匯款手續費、郵電費以及交易國外ETF所需負擔的買賣手續費。
名詞解釋_複委託(Sub-brokerage)
複委託是指投資人委託國內券商買賣外國的有價證券,例如:股票、ETF等。而國內券商接到投資人委託單後,再向海外券商掛單交易。因為經過2次「委託」,所以稱為「複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