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4日台股單日大跌583點,創下近年來單日最大跌幅,當許多投資人忙著拋售股票時,也有等待多時的ETF投資高手,包括Finance 168財經學院版主薛兆亨和精算達人怪老子,終於等到危機入市的大好進場機會,買進台灣50 ETF(0050,全名為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以9月11日的價格計算,台灣50當日收盤價63.5元,這一波已至少獲利1成,立於不敗之地!
怪老子描述,當他發現大盤跌到7,000多點、甚至跌破10年線時,他立刻進場買進台灣50,成交在57元,但只入手2張,怪老子有些遺憾的說,他準備好100萬元,如果繼續跌,他就打算買更多,可惜隔天就反彈。
E T F究竟是什麼樣的工具,為什麼即便台股遭遇史上最大跌幅,大家還能毫不畏懼地繼續勇敢買進呢?ETF的全名為Exchange Traded Funds,在台灣被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顧名思義,就是用買賣股票的方式交易,藉此獲取和指數相似的報酬。
ETF能夠追蹤指數報酬,就是因為它是直接投資指數包含的成分股。舉最有名的台灣50 ETF為例,就是追蹤台灣50指數,因此它的持股內容和比重完全比照台灣50指數的成分股。
台灣早期的ETF大多都是屬於這一種,因為是直接投資指數內的所有成分股,持有一檔就等於擁有一籃子的股票,自動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因此很適合長期持有。由於台灣50和大盤連動性高,市場上也有不少人靠區間操作台灣50,來參與台股的景氣循環。
本身從事金融相關行業的小麗,長期工作的經驗告訴她市場是循環的,例如日本、台灣或其他的國家,在經歷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或是2000年的科技泡沫後都能夠再站起來。
因此當2008年台灣50跌破55元後,小麗就開始每月定期定額買進,平均成本約落在47元左右,並在2011年漲到60元以上就全數賣出,2年半下來累積報酬達27%。
2011年歐債危機後,小麗繼續在台灣50跌破55元後買進,到2013年9月時買進成本約53元,並在2014年大盤漲破9,000點、台灣50也漲破63元時分批賣出,平均賣出價約64元,2年半下來也累積了20%左右的報酬。
像這樣8,000點以下就分批買,漲破9,000點就分批賣,平均每3年就有一次進出機會。對於這6年來每年約8%左右的年化報酬,小麗覺得很滿意,她坦言自己也有家庭和工作要顧,像這樣的投資方法就不需花上太多時間,「人是為了享受生活而投資,不應該把太多的生活時間拿來研究投資。」小麗強調。
變革》新產品陸續推出,市場具多樣性
從2014年開始,台灣ETF市場發生重大變革:新的市場、新的報酬型態、新的資產連結種類的產品陸續問世。
新的市場》不需換匯,簡單投資全世界
到2015年9月10日為止,投資台灣的ETF有16檔、投資中國11檔、投資香港2檔以及投資日本的槓反ETF2檔。年底前還可望有追蹤美國S&P 500指數和日本東証指數1倍的ETF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