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自學網
Smart自學網

出版品:密技

Smart智富密技第70期

7天學會追籌碼賺飆股

DAY3》掌握融資融券變化 不當最後一隻老鼠
出版品:密技 > 7天學會追籌碼賺飆股
訂閱雜誌電子雜誌

Smart智富密技第70期

籌碼介紹 3

DAY3》掌握融資融券變化 不當最後一隻老鼠

撰文者:詹宛霓2014-03-26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一般來說,信用交易又分為「融資」和「融券」2種。所謂的融資,白話的說法就是和證券商借「錢」來買股票;融券就是和證券商借「股票」來賣。

由於融券的資金成本高,且先有資才有券,市場上目前的融券餘額只有融資的1/6,加上每年特定時間的強制回補都會造成融券驟減,和大盤的關聯性較低,參考價值也較低。融資融券基本用法可分為以下2種:

1.融資餘額增加,市場偏多:

當投資人預期股票未來會漲,但手頭上沒有資金,於是先繳交4成的保證金(100 元的股票須繳交40元的保證金,並向證券商借60元),和券商借錢來買股票,就稱為「融資」。融資是要繳利息的,利率會跟著市場利率浮動,目前融資利率約為4.50%~6.65%不等。

2.融券餘額增加,市場偏空:

當投資人認為未來股價會跌,但是手頭上沒有股票,於是繳交9成的保證金以及0.08%(萬分之8)的借券費,先向券商借股票來賣,等到股價下跌後,再從市場中買回股票還給券商。

傳統上,融資融券常被視為反映散戶心態的指標。當反映融資情形的「融資餘額」增加時,代表散戶看多股市或個股; 相反的,當反映融券情形的「融券餘額」增加時,代表散戶看壞股市或個股。

但凱基投顧董事長杜金龍提醒,許多人認為使用融資券者多為散戶,這是不精確的,現在大部分融資者,其實很多是操作功力較高的中實戶、主力或公司派。這類型大戶不常做空,且偏好買進名不見經傳的股票,這也解釋為何最近的融資餘額主要增加在櫃買中心(主要為中小型股)。

實戰操作1》
看大盤》融資餘額驟變,大盤恐反轉

根據統計,至2014年2月底為止台股融資金額為2,016億,占整體成交比重約2成左右,對大盤行情有顯著的影響。如果說台股市場中的第1大咖是外資的話,那第2大咖說是融資也不為過。

想了解大盤的趨勢,可以觀察融資餘額的變化,進而預測市場行情。以下為可搭配觀察的3種指標:

指標1》

當一段時間內,融資餘額增幅低於或接近大盤指數漲幅,代表市場處於良性多頭,指數可望驚驚漲。舉例來說, 2010年大盤指數從7,032點突破8,000點大關的當天(8月5日),融資餘額增幅為6.59%,小於大盤指數的漲幅12%,屬於良性多頭,接著果然續漲到2011年2月8 日9,220的高點。

指標2》

當一段時間內,融資餘額增幅大舉超過大盤指數漲幅5個百分點,代表市場過熱,宜找高點出脫。舉例來說, 2010年的大盤指數從7,032點漲到2011 年1月5日的收盤價8,846點時,融資增幅達30.76%,比指數 24.84%的漲幅多上6 個百分點,這就是融資餘額已經過熱的警訊,意味大盤近期內即將反轉而下。

指標3》

融資餘額單日驟減逾1%,可能為短線反轉點,有機會拉出反彈波。

融資餘額的特性是增得慢、減得快,每日的融資增、減額度占融資餘額比率若介於千分之5的幅度之內,都屬於正常範圍; 如果融資餘額單日突然驟減1%以上,代表很多信心鬆動的短線散戶被洗出場了,此時股市有機會反轉。

如果您想收到更多理財訊息,您可以按此: 訂閱電子報
1 2 3 Next
精選推薦
5/17 林昇 短線交易攻略戰 直播班
課程好學 5/17 林昇 短線交易攻略戰 直播班 林昇在股海中摸索10多年,不與趨勢作對,達到隨機應變,多空自如的境界,善用科學回測,找出高勝率之策略,並在多種金融商品之間,利用
會賺錢的人都這樣讀財報!財務長教你挑對績優股、避開地雷股
出版品 會賺錢的人都這樣讀財報!財務長教你挑對績優股、避開地雷股 你還在聽信明牌?Out了!學會自己分析財報,才能掌握投資主動權。曾在鴻海集團、台灣東洋集團擔任財務長與董監事的劉心陽,運用多年實
5/24 雷浩斯 掌握市場週期,迎戰價值趨勢!下半年價值投資全攻略
課程好學 5/24 雷浩斯 掌握市場週期,迎戰價值趨勢!下半年價值投資全攻略 跟雷大下午茶約會!\ 客觀條件 x 活用策略,迅速累積資產 /雷浩斯以股神巴菲特擅長的價值投資法為核心,成功運用在台股上多年本次
5/17 林昇 短線交易攻略戰
課程好學 5/17 林昇 短線交易攻略戰 林昇在股海中摸索10多年,不與趨勢作對,達到隨機應變,多空自如的境界,善用科學回測,找出高勝率之策略,並在多種金融商品之間,利用
特別企劃
達人帶路,保單不再霧煞煞!
達人帶路,保單不再霧煞煞! 達人帶路,保單不再霧煞煞!...
不懼市場變動 資產穩健成長
不懼市場變動 資產穩健成長 不懼市場變動 資產穩健成長...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