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財務報告裡,並沒有「本益比(PE)」這項指標,既然如此,為什麼多數財報的書籍都會提到本益比?要解答這個問題,從本益比公式著手就知道。本益比的計算公式如下:
本益比=股價(P)/每股盈餘(EPS)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公式的話,「股價」是投資1股所需要的成本,「每股盈餘」意思是投資1股所得到的獲利,因此「本益比」就是投資該股票1股的成本與獲利的比值。
假設有一家公司每股盈餘2元,股價為3 0 元, 那麼本益比就為1 5 倍( = 30/2)。意即以每股30元買該公司股票,在盈餘持續為每股2元的情況下,經過15年後可以回本。同樣的,若股價為20 元,本益比降為10倍,也就是說10年就會回本。由此可以看到,如果本益比較低, 代表著投資該股需要較短的時間就能回本,亦即潛在報酬較大。
因此,本益比雖非財報指標,可是卻與財報表現息息相關,因為每股盈餘代表著公司每單位資本額的獲利能力,數字愈高愈好,代表公司可以用較少的資源創造出較高的獲利。
擁3項特色 合理估值會隨產業、趨勢變動
本益比是根據股價,以及財報裡的每股盈餘數字計算出來的結果,對於判斷股價是否合理?是否值得投資?是頗具參考性的指標。對於存股的投資人而言,能以較低的價位買進較高的價值,無疑能大大提高存股的投資效益。
那麼,多少的本益比才算合理?實際觀察股市,可以發現以下3項特色:
1.不同產業所享有的本益比不同:從表1可以看到,每個產業類股的本益比均不相同,而且本益比高的族群還會隨著產業趨勢轉移而改變,以前電子業本益比普遍高於傳統產業,現在則因為台灣的電子業持續面臨由PC、NB轉型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挑戰,市場認定的本益比的合理估值愈來愈低,反倒是有中國題材的傳統產業享有較高本益比,像10月份食品業的本益比為23.45倍,觀光業為33.6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