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聽到一間公司的負債比逐年攀高,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 難道是這間公司的資金不足?或是這間公司財務結構發生大問題,所以這間公司不能買?其實不全然如此,若單看負債比的數字,而不去細究構成負債比上升的原因,你可能會錯殺好公司!
一間公司的營運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兩大塊:一是股東權益,例如普通股股本、保留盈餘等;二是負債,像是對外借款, 例如:銀行借貸、供應商賒帳等。
其中,我們會以總負債占總資產的比率,也就是所謂的負債比,來判斷整間公司的資產中,有多少的金錢是借貸而來的。比值愈高,代表借貸的錢愈多;比值愈低,代表借貸的錢愈少。其公式如下:
負債比=總負債/ 總資產 ×100%
欠的錢多就是壞事嗎?財報達人怪老子直指,不一定!負債只是向別人借錢,如果運用得宜,用借來的錢賺錢,可以增加股東的報酬率。因為,適當的賒帳,在企業營運過程中是必須的,因為這能讓公司的資金運轉順暢,也能帶來更多獲利。
反之,如果企業堅持不借錢,使得資金不足無法擴廠或投資,即使省下了利息錢,卻喪失了獲利數十倍的可能性,甚至失去在產業中的競爭優勢。所以傳統的負債比只透露出部分訊息,要分清楚負債的種類,才知是不是好債。
一般來說,我們依照償還期限將負債區分為2種:
1.流動負債》需在1年內償還的負債
流動負債通常是日常為了因應營業活動而產生的負債,例如:供應商進貨的應付款項、1年內即將到期的長短期借款、應付股利等。
怪老子說,流動負債嚴格說起來並沒有「借錢」的成分,只是該給廠商的貨款晚一點給而已。只因為錢還沒付給供應商, 所以列在負債這一項,而且在付款前,不需支付利息,等於是供應商提供的免費短期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