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受散戶歡迎的電視財經節目《夢想街57號》,以平易近人的風格,為投資人解盤,分析財經趨勢,收視率甚至曾經達到1%的高峰,捧紅了多位來賓,更讓2位主持人知名度水漲船高。扮演稱職綠葉、被暱稱為「廖小學」的主持人廖慶學,總是能問出散戶最想知道的問題,成為觀眾眼中的「散戶代言人」。
廖慶學原本是藏身幕後的製作人,2002年在《樂透俱樂部》擔任節目執行製作人時,由於主持人常請假,經常面臨找不到代班人而差點開天窗的危機,同事鼓勵他乾脆親自上陣。廖慶學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接下主持棒,沒想到表現不俗,從此開始了他的幕前主持生涯。
節目議題日漸偏向專業財經
金鐘主持人被迫從零開始
從幕後轉到幕前,又兼備兩種角色的專業能力,給了廖慶學更大的揮灑空間,熱愛旅遊的他,為自己量身打造了行腳節目《中國大體驗》,節目歷時7年,收視穩定,更在2009年一舉拿下金鐘獎「最佳綜合節目主持人」獎。
不過,新的挑戰接踵而來。2009年9月,《夢想街57號》節目開播,廖慶學與財經主播陳斐娟搭檔主持,原本節目內容沒有設限,討論的主題都是當時的熱門新聞,但隨著股市強勁反彈,媒體頭條常都是財經新聞,節目也順應潮流,開始集中鎖定財經議題;結果大受歡迎,收視率從原本的0.2%~0.3%,迅速翻了1倍以上。
節目受歡迎固然大喜,但討論的財經知識愈來愈深入,卻讓從沒做過財經節目、也沒財經背景的廖慶學十分苦惱。正如同許多學非所用的上班族,必須靠自修來彌補專業的不足,但在幾乎沒有存檔、且週一到週五每天播出2小時的壓力下,廖慶學在掌握財經議題的能力上,必須要倍速成長,而如何才能加速建構自己的專業知識?他意外發現,關鍵在於「筆記」。
剛開始,廖慶學每天跟節目製作群開完會,會認真地在A4紙上整理重點資訊,幫助自己了解節目的內容,不過一錄完影就丟進垃圾筒。很快地,他發現這樣的方式無法真正累積知識,事後需要同樣資訊時,還要花時間重找,簡直是事倍功半。
「既然每天都要做一樣的事,不如把它做好。」廖慶學買來活頁內頁紙和文件夾,開始將每天錄影前所抄的筆記整理下來。至今2年多從不間斷,活頁筆記本已經累積6、7本,成為他專屬的資料庫,也讓他在節目上有更亮眼的表現。他指出,「整理筆記最大的幫助是,思緒會變得比較清楚,如果來賓說漏了,我發現後會加以追問,說錯了也會提醒他們。」
《夢想街57號》製作人隋安德則說:「抄筆記讓廖慶學從菜鳥主持人變成專業的財經主持人。」廖慶學起初毫無財經背景,只會問觀念上的問題,但抄筆記提升了他對數字的敏感和精準度,幫助他把對產業的觀察包裝進題目中,增加問題深度。此外,他還將筆記倒背如流,有次談到宏達電,來賓都忘記之前的數據,只有他記得上次發生的日期、股價,也使節目得以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