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投資工具,ETF雖然有諸多優點,是當今最受歡迎的國民投資工具,但也不是所有ETF都能隨時閉著眼無腦買、佛系投資,買了就不管、還能傻傻賺的。事實上,如果不小心投資到地雷ETF,對你的財富計畫不只無益,可能還有害,因此在開始投資之前,你一定要懂得學會辨別哪些ETF不是理想的投資標的,避免自己陷入投資困境!以下就是3項可以用來觀察ETF是否理想的指標,若1檔ETF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建議你出手前三思而後行。
警訊1》成交量過低,較難以理想價格買賣
ETF本質上是基金,但對一般投資人來說,ETF更是在公開市場上交易、流通的股票,如果1檔股票沒有人願意買賣,或是買賣成交量極低,那麼就會有高度的流動性風險,也就是說,在交易時投資人就容易遇到想買買不到、想賣賣不掉的狀況,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ETF上。
雖然就理論上來說,ETF發行業者,也就是投信公司必須要與證券業者合作,提供ETF必要的流動性,也就是說,當市場上ETF出現一般買賣無法媒合交易時,應該要由證券業者來「造市」,介入市場中吸收掉或是釋出籌碼,以維持市場交易順利。
但是,實際上證券商在造市方面的積極程度可能不同,如果1檔ETF交易太過冷清、流動性不佳,更有可能會遇到造市不及、交易無人接手的問題,這時不僅一般投資人不易買賣,例如可能無法即時成交、或是無法全部成交,伴隨而來的問題還有成交價格跳動幅度過大,迫使投資人若想成交的話,可能會以不理想的價格買進或是賣出。但若是交易熱絡的ETF,每天成交量成千上萬張,遇到流動性問題的可能性就低得多(詳見表1)。
因此建議投資人在挑選ETF時,要盡量排除成交量過小的標的,當1檔標的一整個交易日只有數十張、個位數張數的零星成交量,甚至是完全零成交時,投資人最好還是避開為佳。
要觀察1檔ETF交易是否熱絡,建議投資人可以利用看盤軟體,直接看ETF的日均交易量來了解ETF平時的交易情況。其次,則是可以觀察ETF「最佳5檔」的量價變化。
所謂最佳5檔,就是股票交易時,離目前成交價上下最接近的各5個買價與賣價,若是1檔股票流動性較佳,則其最佳5檔的報價會具有連續性,不會相差太大,且買進、賣出的報價會只相差1檔。
但若是流動性不佳的ETF,則最佳5檔報價通常都不具連續性,且價格落差會很明顯,此時若投資人沒注意,很可能就會成交在不理想的價位上(詳見圖1)。
警訊2》溢價過高,若跟風搶進恐買在高點
在談什麼是ETF的高溢價之前,我們需要先弄清楚2個名詞:「淨值」與「市價」。
跟基金一樣,ETF會有「淨值」,也就是將這檔ETF所持有的總資產價值,再除以此發行股數,換算出來的就是代表這檔ETF每股的真實價值,這就是所謂的每股淨值,簡稱淨值。而「市價」則是ETF在市場上交易的價格,代表投資人願意為這檔ETF付出的金額。
理論上,淨值和市價應該要相等或是很接近。但現實狀況中並不總是如此,當兩者價格不一致時,就出現了「折溢價」(詳見圖2)。